正义网上海4月1日电(通讯员 张晓艳)为缅怀逝者,不少市民会在清明、冬至等时节将锡箔纸折成元宝来祭奠祖先,表达哀思。正因如此,这些节气前后锡箔销量都比较好,尤其是农村地区,老人成为购买锡箔的主要消费群体。然而,这却给不法分子可趁之机,在交易中故意以次充好、以假乱真骗取老人钱财。
清明节就要到了,家住无锡市新吴区东风家园的王阿姨,早早准备好了10多箱锡箔纸,想扫墓时用。可前几天,原本堆放在楼道里的锡箔纸不翼而飞,到底是谁对这些不值钱的东西下手呢?这10多箱锡箔纸体积都比较大,想要一次拿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肯定会通过电梯来搬运。
清明折柳日,思亲正当时。清明节即将来临,又到了慎终追远、祭奠逝者、缅怀先人的时节。每年因祭扫不慎引发的火灾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造成生命财产安全损失,宝山区检察院就曾对这样一起因祭扫引发的失火案提起公诉。
文明低碳祭祀 共建美丽咸宁咸宁市不易降解祭祀用品专项整治倡议书广大市民朋友们:春风送暖,清明将至。扫墓祭祖,缅怀先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年来,随着不易降解祭祀用品(塑料花、布绢花、锡箔纸)的兴起,人们在表达对亲人哀思的同时,带来的“塑料垃圾”却悄然污染了周边环境。
随着清明节的临近,一年一度的清明祭扫季也已来临,祭祀祈福是我们的传统习俗,除了出门祭祖也有人选择在家祭拜聊表心意,但大家一定要注意消防安全,现在拜祭的物品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稍不留意,极易引发火灾事故。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安青)春雨绵绵,遥寄思念。又是一年清明节,慎终追远祭先人。在这承载传统文化的日子里,大同市博物馆分馆北朝博物馆举办“器以载道 ‘铜’你有约”清明系列教育活动。箔变铜鍑活动内容:当箔纸轻轻触碰温度,它便如同被点燃的星辰,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