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七一”建党百年来临之际,我收到了一份特别珍贵的礼物——爸爸送给我的一本《红色家书》。书中收录了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任弼时、夏明翰、左权、赵一曼等40多位老一辈革命家、革命先烈的110余封家书编辑而成,这些家书分为明志篇、正已篇、亲情篇、教子篇四个篇章。
《红色家书》展现了老一辈革命英烈对于父母、子女、爱人、亲人的醇厚亲情,革命先辈们热血与激情、奉献与坚守、使命与担当的初心力量,时刻激励着我们要坚定信仰、永葆忠诚、为民奉献、担当实干,做顶天立地的共产党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和全民阅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学习型、创新型检察机关建设,按照区委政法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书香政法”宣传工作的通知》要求,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积极响应号召,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书香检察”读书荐书活动,进一步推动检察文化建设,引导干警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或为理想,或为责任,或为承诺。红色家书微朗读:我们的党专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吾兄想来工作甚好,惟我们这里仅有衣穿饭吃,上至总司令下至火夫,待遇相同,因为我们的党专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牺牲个人私利,故人人平等,并无薪水。
导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一封封或写于临刑枪决前夕、或写于硝烟战火间的家书,承载着革命先烈深厚的情感和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展示着那个时代文化精神脉络,是个人生死存亡和时代巨变的深切交融,有牵挂,有惦念,更多的是一种传承。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一封封或写于临刑枪决前夕、或写于硝烟战火间的家书,承载着革命先烈深厚的情感和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展示着那个时代文化精神脉络,是个人生死存亡和时代巨变的深切交融,有牵挂,有惦念,更多的是一种传承。
75年前的今天1949年11月14日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在革命胜利即将到来的黎明前江竹筠烈士牺牲在反动派的枪口下为她无限热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在江竹筠被捕前后她给丈夫彭咏梧前妻的弟弟还在照顾她儿子彭云的谭竹安陆续写下8封家书字里行间凝结着对亲人的深深眷恋和对革命事业的执着追求今天我
他是“农民运动大王”彭湃的同事和亲密战友,广东海陆丰农民自卫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早发动反对蒋介石集团的武装起义和创建首批县级红色政权的组织者、领导者,广东惠潮梅农工救党军总指挥,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副师长,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军事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