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对于可转债未来来说是好事,因为这种行情下资金的流入会让可转债的高度逐渐打开。而再看目前可转债市场整体溢价率偏高,除了少数可转债和已经强赎转债溢价率比较低,大多数可转债溢价率都在15%以上,这个溢价率需要正股一个涨停才能消化。
回售申报期刚结束,科华转债9月20日就出现20cm涨停,虽然9月23日转债价格回落至107.5元,但是转股溢价率依然高达299.78%。投资者如果持有如此高转股溢价率的可转债,投机成分占比过高,性价比很不划算,相比之下,此前在申报期内回售才是更为稳妥的选择。
数据显示,年内30家上市公司发布下修可转债转股价公告,上市公司下修转股价,此后投资者将有更大概率转股,对于投机属性的高价高转股溢价率的双高可转债来说,进入强制转股意味着投机性消失,此后不排除双高转债价格下跌的可能。
进可攻,退可守的可转债近期遭遇“泥石流”。6月24日,广汇转债跌停,报收于57.542元,远远低于面值,在过去20多天里,广汇转债累计跌幅已经超过50%。无独有偶,岭南转债6月24日也直奔跌停,最新的收盘价为51.265元/张,相对面值也几乎折损一半。
可转债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上不封顶、下有保底”的投资工具,但这种债底保护属性近两年逐渐被打破。2024年以来,可转债市场在跌破面值数量、发行规模、转股溢价率、转股价下调次数、信用风险等五大方面出现新变化。在当前时点,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
文章开始前重温一下我为什么有这个判断:其一、10年期国债的持续上涨:国债的持续上涨通常意味着国债收益率下降,进而推动债券整体估值上升,国债收益率是市场无风险利率的重要参考,其下降会使可转债的债性部分价值提升,进而带动可转债整体估值上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市场行情好转,可转债市场也随之水涨船高,迎来一波强赎潮。11月12日,浙商证券发布关于提前赎回“浙22转债”的提示性公告。这也是时隔近一年,再现券商提前赎回转债。根据统计,11月以来,已经有12只转债进入强赎区域。
本报记者 周尚伃见习记者 于 宏近期,在市场整体交投活跃的背景下,素有“牛市旗手”之称的券商板块走出一波鲜明的上涨行情,表现亮眼。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1月6日收盘,券商板块年内涨幅为28.44%,9月24日以来涨幅为43.59%,整体表现较为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