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听说过“湖广填四川”这一说法,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说法是因何而来。在明末之时战乱纷纷,明朝统治者也是各种奇葩,没有一个上道的,他们的无能造成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整个天下已经呈现了十分混乱的局面。
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外号黄虎,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1640年,张献忠进入四川,占山为王;由于海外贸易的刺激,明朝富庶的南方大片的田亩被用于经济作物的种植,粮食产量随之下降,北方大旱则导致粮食更为匮乏,粮价开始节节攀升,与之相对应的是,明朝中央财政却因为灾荒之年税收相应减少,随着财政的进一步拮据,赈济成为空谈,而没有了赈济,农民无法生活下去,最终只有铤而走险,起来造反。
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官网“师资队伍”栏目更新信息显示,知名明史学者张献忠已于今年9月加盟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献忠 公开资料显示,张献忠,男,籍贯山东平邑,出生于1973年12月,先后就读于烟台师范学院、南开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据《明史》中记载:“盗贼之祸,历代恒有,至明末李自成、张献忠极矣。史册所载,未有若斯之酷者也。”“性狡谲,嗜杀,一日不杀人,辄悒悒不乐。”这句话的意思是:盗贼之祸,历代一直有,至明末李自成、张献忠极了。史书所记载,没有这样的残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