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好几个孩子被耽误,长不高了,都是因为家长以为孩子身高正常,早期没管理,结果到了骨骺线快闭合了,没长到期望身高,又带孩子来干预的。其实这里有个很大误区,大夫眼里的正常,就是医学范畴里的正常,不一定是家长以为的正常。
都说胖只是一阵子的丑,矮却是一辈子的痛。如果孩子太矮小,父母真的会焦虑不安。几年前,我表妹就曾经为儿子的身高焦虑自责不已。表妹夫妻俩在省城做生意,工作特别忙,儿子出生后婆婆来帮忙带孩子。但婆婆对省城的生活很不习惯,孩子稍大点,就坚决要回老家。
“我家孩子2岁3个月,身高83厘米,达标吗?矮不矮?”“儿子7岁1个月,身高才129,班里同学都140了,是不是长不高了,焦虑死了。”“大夫,评估身高看周岁还是虚岁?”“我孩子下个月8岁5个月,是按8岁、8岁半,还是9岁评估身高呢?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23版《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并于今年3月1日正式施行,该标准对7岁以下男孩、女孩不同年龄所对应的标准身高、体重都做出了详细定位,与前一版标准相比较,男、女孩的平均身高标准均有提高。
#夏日生活打卡季#很多父母一看见自家娃比同龄人,甚至比低龄人都要矮一截的时候,就立马焦虑了。完了!完了!全班就属我孩子最矮!我得想办法给他拔高下。之前的文章我有写过矮小,很多家长会来问怎么看身高表?参考什么标准?什么样的标准算矮小?我现将当时在儿童医院学到的相关知识分享给大家。
“大夫,我儿子骨龄偏大2岁,12岁骨龄,身高162,有问题吗?会不会长不高?”“女儿刚7岁,骨龄评估大半岁,身高119厘米,是不是偏矮了,需要干预吗?”发现孩子骨龄偏大,身高数据很好,这种也不要紧,怕就怕骨龄既偏大,身高又偏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