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时候不小心扭到脚,无法及时赶到医院进行处理,许多朋友会不自觉想到冰敷来暂时缓解疼痛,减轻肿胀。冰敷,听起来很简单的处理,但其实它有许多细节讲究。不正确的冰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可能会加重之前的病情,甚至引起更严重的后果,使得“良药”变“毒剂”。
及时固定:发现韧带断裂以后,首先是给受伤部位固定石膏,但是石膏相对来说不太透气,很多人不能接受,因此还有一种替代的方法就是护踝,很多人家里都备有一些运动用的护踝,但这种护踝只有运动保护的作用,在急性韧带损伤的时候,它的固定效果是不够的,在出现急性韧带损伤时,推荐使用硬护踝。
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有扭伤的经历,如果不小心发生了扭伤,要及时采取一些措施进行紧急处理,可以缓解疼痛,促进扭伤部位尽快愈合,那么,扭伤后应该怎么处理呢?碰到这种情况咱们怎样做才会好快一些。什么是扭伤扭伤是指四肢关节或躯体部位的肌肉、肌腱、韧带、血管等损伤。
疼痛难忍的同时,还有内心的纠结:到底应该先热敷?但如果突发受伤,出现反射性肌肉紧张、肌肉痉挛、踝关节活动受限等情况,会导致踝关节周边血液循环停滞,静脉及淋巴液回流不畅,关节无力排解掉多余的组织液,造成过多的组织液体积聚在关节腔中,于是,积液便产生了。
门诊经常看到有很多久治不愈的踝关节扭伤的朋友,脚长时间不消肿,而且走路的时候或者运动的时候非常难受,门诊一位患者自述,脚崴伤了有七八年了,当时整个脚面都黑了,一上午脚踝处就肿得和馒头似的,当时扭伤后没有及时去医院,自己涂了些消肿止痛的药,后又用热水进行热敷,没有休息,等稍微不疼了就直接去干活,导致现在经常性的崴脚。
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人在进行运动或者是体力劳动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脚崴伤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足踝扭伤。这是由于足踝部位超过了其最大的活动范围,导致周围的韧带、肌肉甚至是关节囊受损,所引起的一种现象。
临床上踝关节扭伤或拉伤后需要遵循 RICE 原则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但2012 年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发表的评论文章,强烈建议将目前踝关节损伤治疗的 RICE 原则替换为 POLICE,即保护 protect,适当负重 optimal loading,冰敷 ice,加压包扎 compression,抬高患肢 elevation。
蒙蒙细雨,下车时,路段坑歪脚一滑,脚踝疼痛感像电流直冲头顶盖,意识到脚崴了,我马上到医院检查。我们很多人第一条件反应就是贴膏药,开始我也这么觉得,其实是没有效果的,资料查了一下,是软组织损伤,里面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会形成血肿,贴膏药可能会加剧肿胀和疼痛。
“崴脚”—踝关节扭伤,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伤害,很多人不以为然,觉得没关系。实际上如果恢复的不够彻底,很容易导致踝关节一系列并发症,严重者受害终身。昌吉州人民医院骨二科副主任医师阚瑞为大家科普脚踝损伤那些事儿。阚瑞骨二科副主任医师,擅长脊柱脊髓疾患等骨科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