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舌尖上的寄生虫”专题科普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开幕。展览旨在提高市民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意识,守护舌尖上的安全。9月2日,小朋友在一个寄生虫知识展板前参观。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9月2日,小朋友在展览上体验互动连线游戏。
图说:展览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参观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亚宁)舌尖上的美味让人味蕾绽放,殊不知,寄生虫也可能悄悄溜上舌尖。今天上午,上海市首个食源性寄生虫主题的原创临展——“舌尖上的寄生虫”科普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馆B1临展厅开幕,吸引众多市民游客观展互动。
9月2日,小朋友在一个寄生虫知识展板前参观。 当日,“舌尖上的寄生虫”专题科普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开幕。展览旨在提高市民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意识,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9月2日,小朋友在展览上体验互动连线游戏。
炎炎夏日悠悠长,清澈见底的溪水里捞上来的螺蛳、小鱼能吃吗?海鲜开捕,鲜虾醉蟹斟佳酿,却不知舌尖上的美味里潜伏了各种各样的寄生虫。9月2日,本市首个食源性寄生虫主题的原创临展——“舌尖上的寄生虫”科普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开幕,吸引众多市民游客观展互动。
喜欢食用生鱼片、醉虾等生食的食客注意了,我省曾在华支睾吸虫高度流行区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高,而此地居民普遍有食生鱼片的习惯。此外,湖南曾在市售麦穗鱼中检测出了华支睾吸虫囊蚴,此类食源性寄生虫病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6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琪 通讯员 刘雅倩)近年来,生腌海鲜成为“网红”食品,一度吹爆网络。随着西餐、日韩料理在我国越来越流行,更多人追求新鲜的口感接受生食或未彻底加热食品,如生鱼片、醉虾、醉蟹、凉拌菜等,由此导致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也不断发生。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生活中,吃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情,但在享受美食的是否有人想到过,一些看似美味的食物背后,可能隐藏着看不见的危险?
炎炎夏日,约上三两好友、带上孩子,蓝天白云草地、帐篷烧烤露营,牛肉羊肉烤猪肉、海鲜生腌小龙虾,好不惬意、好不欢腾。夏季是体验户外烧烤的好时候,也是食源性寄生虫病高发季,肉、鱼、甲壳动物、植物、水等介质中都可隐藏寄生虫。
文 | 中西医结合苗医生编辑 | 中西医结合苗医生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美食,一个仅从文字字型就能激起你内心探索食物欲望的词语。在探索美食的无限可能时,我们往往被那些色彩斑斓、香气扑鼻的佳肴所吸引,从精致的寿司到诱人的烧烤,从鲜美的刺身到风味独特的野味,每一种食物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味的追求。
到2030年全国所有包虫病流行县达到疫情控制标准;继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实现无输入继发二代疟疾病例……近日,国家疾控局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全国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综合防治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我国下阶段重点寄生虫病的控制与消除目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今天是大年三十,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团圆宴”,年夜饭蕴含着人们对幸福团圆和美好生活的期许。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百姓舌尖上的食谱越来越丰富,为了追求“鲜嫩脆生”,许多生食、半生食菜品摆上了餐桌。殊不知,“美味”入口,也为寄生虫病种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