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10月18日电 题: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西藏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观察新华社记者刘洪明、李键高原秋日,晴空万里,正是光伏板“大显身手”的好时机。在海拔4800米的拉萨市尼木县续迈乡霍德村,一排排光伏板耀眼壮观,项目于9月底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开始送出“绿电”。
近年来,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决策部署,把藏医药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加强藏医药资源保护利用,做大做强做优藏医药产业,建立健全藏医药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提高藏医防病治病能力,加强藏医药人才培养、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推动健康产业和传承藏医药文化融合发展,推动藏医药产业同教育、科研、产业等协同发展,推动西藏藏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为保障各族群众健康、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报记者 徐驭尧对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甲措雄乡聪堆村村民旺拉来说,“高品质青稞”曾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祖祖辈辈和土地打交道,大家都是这样种地的。青稞,还能有啥特别的高品质?”如今,因为黑龙江援藏产业项目,他的想法悄然改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品质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和提升。在实现“吃肉自由”的今天,口味更鲜美、营养更丰富的藏猪肉,也很快驶入“餐桌”快车道。你听过藏猪吗?你知道藏猪肉和我们平常吃的猪肉有什么不同吗?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5月23日下午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围绕“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严金海表示,西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消费提质升级,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持续
央视网消息: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西藏自治区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51亿元,同比增长264.3%,增速依然保持全国首位,实现外贸“开门红”。这些数据增长的背后是产业升级、优势产品的有力支撑。
10月14日,“路见西藏 中央媒体‘两路’行”网络主题活动记者一行走进昌都市左贡县旺达镇兵达村。刚走进次央白宗阿妈家里,热情好客的阿妈就拿出家中自制的奶渣、果干等邀请我们品尝。谈话间,阿妈走到客厅中央给炉子添火。她手中土黄色的“蜂窝煤”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新华社拉萨2月17日电 题:稳、活、兴——2024年西藏推动外贸加速发展新华社记者蒋梦辰、刘洲鹏记者2月17日从拉萨海关获悉,2024年西藏外贸在特色产业出口、市场多元扩展、通关便利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边贸市场持续优化,跨境电商加速发展,新能源产品成为外贸新亮点。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积极推动特色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无论是清洁能源的蓬勃兴起,还是特色农牧业的精耕细作;无论是高原特色食品与饮料的醇厚滋味,还是民族手工业的匠心独运,都在逐步成为高原特色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是对口支援西藏三十周年。1994年,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方针,正式拉开了对口援藏的帷幕。目前,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援藏工作格局。8月的拉萨,绿意盎然,花香四溢。
墨脱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林芝市南部,地处边境,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自然资源丰富,也是众多游客打卡的地方,从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到海拔100多米的低山河谷,巨大的海拔落差造就了这里最丰富的垂直自然带,这里拥有适宜种植高山茶叶的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