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很多人发现、确诊时,往往已经到了晚期。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大约有5%~20%的大肠癌患者是因为遗传因素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家族里面若是母亲患上大肠癌的话,那么基本上子女在50岁之前患上大肠癌的概率,要比其他人群高出三倍左右。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患者因为没有重视身体给出的一些小“信号”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后悔不已。因此,公众应重视平时的体检和对于疾病信号的了解。我们该如何来识别哪些情况代表着身体出现了异常?比如排便出血这种“信号”,它常见于哪些疾病?
便血又称大便出血,出现便血症状时,人们的反应往往会有两种极端:有的人在发现自己出现便血现象以后会觉得很害怕,担心自己出了什么大毛病;而有的人则不以为意,认为只是小问题。其实,造成便血的原因很多,对于便血,我们不必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第五呢就是长期的一个慢性便秘、久治不愈,结肠癌的发病逐渐年轻化,所以出现以上症状的人应该警惕,但是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也会产生大便习惯的改变,一般在调整精神状态和饮食睡眠习惯以后能得到改善,所以呢应该综合分析,如果有条件呢,我们建议40岁以后呢,可以进行定期的肠镜检查,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久治不愈,那么我们建议进行肠镜的检查,以排除结肠癌的可能。
湖南日报2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罗文砚)“大便有血近半月,睡觉都心慌!”50岁的李叔叔(化名)起初以为是痔疮犯了,没想到一查竟是癌,目前正在省职业病防治院接受治疗。该院普外科主任刘昌华提醒,便血是结肠癌的常见症状,要引起高度警惕,尽早筛查,以免延误治疗。
红网时刻新闻5月28日讯(通讯员 舒丽)便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症状,对于疼痛性便血,往往很容易让人心生警惕,及时就医。而对于无痛性便血,则容易让人掉以轻心,认为只是小问题,不需要太在意,正是由于对无痛性便血的疏忽,往往会耽误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