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的出生是头等大喜事。每一家都会用各种方式庆贺新生命的来临。一般不外乎四种:出生三天的洗三;满月摆场满月酒;百日设个百日宴;一周岁让孩子抓周。但在广东这边有些村镇还有一种庆祝方式,就是孩子出生后的来年农历正月摆一场开灯宴。粤语中“丁”与“灯”同音,添灯即为添丁。
在广东过年,特别是农村一些地方,其实是很“隆重”以及繁琐的,年三十前得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到了年三十就会忙前忙后杀鸡杀鸭煮猪肉来准备拜神,然后贴对联,到了晚上就会吃个团圆饭,在年三十长辈就会给压岁钱给小孩子,到了晚上十二点就是年初一的凌晨十二点很多地区都会起来放鞭炮,家家户户都起来放鞭炮或者烟花,那个景象真的很壮观,噼里啪啦的声音环绕着整个村庄,家家户户留着一盏灯,外面炮声连连,灯火通明。
中国经济周刊一经济网讯(黄斌) 2021年大年初二是回娘家、探亲访友的一天,家家热情待客,处处谈笑风生,说不尽新年快乐,回娘家的姑爷们带上亲朋友好友纷纷走进兴宁熙和湾特色小镇游玩,了解客家百年特色 “请灯、赏灯” 习俗。
“每天早上七点多起来,先到村党群服务中心看看开门了没有,非常时期更要强调工作纪律。”从年三十接到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通知起,迄今为止,河源市连平县油溪镇长潭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黄振威都一直守在战“疫”攻坚的岗位上。黄振威从春节开始坚守“疫”线岗位。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江斌伟)在热热闹闹的正月里,每一天都藏着别样的习俗与风情。刚过完初十的石头节,接踵而至的正月十一,又有着怎样的传统韵味?且随自治区楹联家协会秘书长赵惠斌一同探寻。正月十一,乃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各地习俗缤纷多彩,仿若一幅绚丽的民俗长卷。
在玉林的年俗中,初十挂灯是比较隆重的。这一天,上年生有男孩的人家要到社头、祠堂和自家厅堂挂灯。灯是用彩纸扎的花灯,挂在社头、祠堂和厅堂,一直挂到正月十六才烧掉,叫完灯。挂灯那天,主人会张灯结彩大摆酒席宴请亲戚朋友,这叫吃挂灯酒。
元宵节亦称上元节、上元暝、灯节、正月半、开大正、小过年等。正月初八,小贩就开始卖各种元宵花灯。正月十三日、十四日,节前准备,如扎鳌山、搭灯棚、做元宵的仪式食品等。传统的仪式食品是圆子,寓意这以后的一年事事圆满。有的地方早上吃圆子,晚上吃薄饼;有的地方蒸米粿或做红龟粿。
来源:东莞时间网-i东莞时至今日,在东莞许多地方春节期间依然盛行着一项隆重而热闹的民间习俗——为家族新添的男丁“开灯”。为孩子置办“点灯”酒席和进行“接灯”,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活动,更是整个宗族乃至全村的一项极其隆重的礼仪活动。元宵节刚刚过去,你是否还忘不了大街小巷的五光十色?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的第一书记们始终坚守奋战在抗疫一线,带领村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奋战、精准防控,构筑了一道道坚固的安全防线,用担当在防疫一线树起一面面鲜亮的党员旗帜。
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的女党员干部们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姿,发扬“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走在抗击疫情最前沿,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硬核”撑起太和战“疫”工作半边天,为广大群众筑起了一道温情防疫墙。战“疫”开始后,办公室成了她们的家在抗击“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