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钟就可出报告的AI中医把脉免费义诊。为了让更多基层群众了解中医脉诊,中医疗法,近日,天亿丰华国医在线市场运营团队携“自动脉诊仪”走进众多社区,为社区老人进行免费义诊,面对这种新奇的中医把脉健康检测,现场早早的就排起了长队!
9月12日,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启幕。作为服贸会专题活动之一的金融服务专题活动在北京首钢园举办。与以往人们观念中金融机构“高大上”的印象有所不同,本届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区更呈现出一种科技感和交互性。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文利 制图 丁艳枫一位国际友人体验AI“把脉问诊”。丁艳枫 制图近期,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了“诊查费”“护理费”“手术费”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其中,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首次被列入价格构成。
现在很多药店药柜旁摆放着电脑大屏,脉诊仪在AI算法加持下30秒生成体质报告,“望闻问切”被摄像头和传感器替代,人们对这新事物也褒贬不一,让我们了解一下怎么回事。为何资本狂欢:智能诊疗设备营收年增速300%,这不香吗?
AI不仅能“望闻问切”,还能私人定制,AI给你看中医是种什么感觉? 中医AI辅助诊疗系统,正为古老的中医智慧插上现代的翅膀,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专门冲着它来了。 AI医生可私人订制“健康秘籍”随着科技与医疗领域的不断交叉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逐步改变年轻人的医疗模式。
将手放在脉枕上,机械“手指”轻轻扣住脉门,不一会儿,一份健康报告就生成了。如今,在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养生馆等场所,“AI中医”纷纷上岗。中医智能设备采集用户面相、舌象以及脉象信息后,通过AI智能识别生成体质分析报告。这些“AI老中医”把脉问诊准不准?用户体验如何?
极目新闻记者 郑晶晶通讯员 张梦石 严睿AI“把脉”、网红医生“闪现”、创意盲盒抽奖……4月7日,2023年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开幕当天,位于B3智慧医疗馆的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展位就吸引了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11月7日,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乌镇开幕。在B馆一展位,一款智能中医体检仪吸引了不少观众体验。将手掌放入小小的仪器中,2分钟后,仪器就会给出一个检测数据结果,包括脏腑辨证、体质辨识等。同时,智能体检仪还会给出相对应的膳食菜谱、中药方剂调理方案。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占玲 阮萃 赖武慧 输入患者病理和检查报告之后,只需10秒时间,DeepSeek大模型就能给出相关的诊疗建议。2月17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观摩了一场AI诊断的全过程。
走进北京友谊医院,一套“云知声”门诊病历生成系统能在嘈杂环境中识别医患对话,生成专业术语表达的信息摘要和符合病历书写规范的门诊电子病历。回顾2024年,从智能诊断到远程医疗,从健康管理的数字化到疾病预防的科技突破,科技正在医疗服务各环节持续发力,助力全民健康。
2021年4月28日,在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健康中国论坛上,上海国民集团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企业战略顾问章培昊携公司创新智能设备腕带式脉象仪亮相,填补了此前中医医疗器械在远程切脉中的空白。
华声在线2月16日讯(通讯员 周岚 全媒体记者 邓桂明)把头探入仪器,高清摄像头捕捉面部图像分析面色、舌象,电动脉带包裹手腕采集脉相……近日,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门诊一楼中医馆“上新”的人工智能设备——中医四诊仪吸引了不少患者和市民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