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闪着金色光芒的铃木RAIDER R150,悄然驶进了城市的街头巷尾。这辆车的外观设计并没有像本田或者雅马哈那样过于跑车化,但却散发着一股街车独有的霸气。车头的设计风格让人感受到一股蓄势待发的力量。RAIDER R150的动力来自于地表最强150的GSX-R150发动机。
如果是用来代步通勤,多数人第一时间考虑到的就是一款踏板车,毕竟踏板车经济实用,油耗低,后期的使用成本更低,然而有一款车型是要比踏板车还要经济,但是一度被大家遗忘,它就是弯梁车,就好比今天我们要说到的这款新大洲本田Wave100,油耗1.
现在的摩托车贵的也就二三万顶天了,便宜的几千块就能弄辆好厂子的踏板,跟手机一样随便就买辆摩托车。九十年代那会可不一样,路面上见不到多少摩托车,好不容易见到一辆都要行注目礼,羡慕好一阵。那时候摩托车有多贵?看看下面这两张九十年代不同地方的商城价格单就知道了。这一张是浙江绍兴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摩托狂飙:六款“古董”摩托车的传奇之旅那些年的轰鸣,你还记得吗?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微信的年代,摩托车发出的声音就是街头巷尾最动听的声音。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回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去探寻那些曾经非常受欢迎的“古董”摩托车。
川崎Ninja 400 / Z 400国内进口摩托车市场最火的入门车型,川崎Ninja 400/Z400,自从在国内上市之后,时至今日依然处于缺货状态,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人在排队等待,这也造成一个有趣的现象,二手车的价格甚至要贵过新车。
2006年,我受够了骑电瓶车续航短的苦,家住成都郊区,有几次进城办事返回家的半路没电了,推几公里回去,我下决心以旧换新了一辆弯梁摩托,48cc的,低于50cc,上不了牌,我也没驾照,那之前我用别人的摩托在路边学骑过几公里,勉强会骑了,年轻不怕事,然后就公然骑着我的小摩托上下班了,周末还经常带人跑山,头盔,手套,护具一样都无,全属裸骑,被交警逮过两次,交警还算友好,拔了火花线让我推走,我推出几百米后插上又继续骑,当啥也没发生过,小摩托好骑,极速表显70公里,实际60多,带人爬坡还有劲,续航180公里,比电动车方便多了,加满一箱油10多块钱,基本上投7-8分钱一公里,骑了两年多,跑了8000多公里,09年买了辆二手奥托,小摩托就卖掉了,小摩托买成2800块,卖了600块,从那以后骑摩托成为了尘封的一段历史。
原创 请署名转载自: 王大大 摩托家 虽然这是个洋节日,但一点不影响大家凑热闹的热情,传说圣诞老人的交通工具是十二头漂亮的驯鹿拉的雪橇车,而且因为现在都提倡节能减排,所以,圣诞老人也开始玩起了小排量,有时候一头驯鹿就出门了!
最近我淘了一辆二手大阳弯梁车,车子不贵,800块,但是运费花了270。车子是没什么问题的,直接加油开就行了。但是我能接受摩托车的自然旧,不能接受它破,哪里破了,不修一下,换一下。不说开了,连看都懒得看一眼。
买了一辆二手弯梁车,原本不动它,什么事都没有,一旦有了苗头想去修缮它,那就工程大了,换了这又想换那,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弯梁车800买过来,运费花了270,现在配件又花了几百,都将近2000块了。花钱不说了,最主要是太费精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