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很普通的代农家少女,为了抗击外来势力的侵略,女扮男装,走上前线,艰苦征战,战争结束后载誉返回故里。面对理应属于她的荣华富贵,丝毫不为所动,谢绝了皇帝的一切奖掖,复归平静的农家生活。这就是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中国流传很广。
如果花木兰在历史上真有其人,那么,她必是鲜卑人无疑。可汗点兵,可后来的可汗为什么变成天子呢?同时,花木兰的籍贯也引起了人们争议:徐鹏在1962年出版的第97期《中华活页文选》中的文章《木兰诗》里指出:“关于木兰的姓氏和籍贯……有人说她是谯郡人,有人说她是宋州人,有人说她是黄州人,有人说她是商丘人。”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徐鹏在1962年出版的第97期《中华活页文选》中的文章《木兰诗》里指出:“关于木兰的姓氏和籍贯有人说她是谯郡人,有人说她是宋州人,有人说她是黄州人,有人说她是商丘人。”
引言在由刘亦菲主演的电影《花木兰》中,我们看到花木兰独自一人前往兵营报到,被分配到一个营房与其他新兵一起接受训练和战斗,甚至也睡在一个帐篷。这样一待就是十二年。在十二年的时间里,如果她遇到生理期该怎么办?跟周围的士兵吃住在一起,战友真的是发现不了他的秘密吗?
花木兰,魏氏女,西汉谯城东魏村人。木兰又道:“其二,天下之大,当今女子竟无立足之地:在娘家说是人家的人,到婆家须姓夫家的姓,出嫁叫“姓”,恳请让男女均可自立门户。男可娶女,女也可娶男。男娶女时,生儿育女随夫姓,女娶男时,生儿育女随女姓……”
(上图为湖北省孝感市董永公园内董永祠前的董永与七仙女雕塑)在湖北省的大部地区很早就开始流传着一条俗语:“黄陂到孝感——现过现(县过县)”。这个俗语表意是两者是邻居,其深层含意则是“来现的”、“付现钱”、“不做赊帐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