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昆剧《范文正公》剧照。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每个中国人熟背的名篇。而历史上,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在故乡苏州也出任过父母官,他整治水患、首倡府学、创办义庄,苏州城的天平山、文庙府学、范义庄、景范中学,都是他为后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范文正公集》【宋】范仲淹 撰凤凰出版社2022年01月范仲淹的一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早年生活坎坷,27岁进士及第,官至参知政事,政绩卓然天下,被称为宋朝“文武第一人”。
范仲淹,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大中祥符八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屡遭贬斥。
前昨两晚,由昆曲小生俞玖林领衔的原创昆剧《范文正公》在中国昆曲剧院上演。让人最为感动的第四折《夜书》,浓墨重彩地写了家乡情、家国情,讲述范仲淹被贬邓州后受嘱托写《岳阳楼记》的故事,通过虚构他和滕子京意念相会,展现千古名篇创作过程,从而塑造出一个不计个人得失、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政治家形象。
导语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1046年,北宋名臣范仲淹应滕子京之邀,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呈现的博大胸襟和浩然正气,正是范仲淹忧乐精神的高度凝练,也是他家国情怀的最好诠释。范仲淹文能治盛世、武可镇山河,为官不欺事、治家有良策,为世代所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