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薄其雨)打开App,各种亲情卡的广告越来越多。恋爱期间,一些情侣为了表达爱意会在微信或支付宝中为对方开通亲密付相关业务,即一方在线上支付时可以选择划扣绑定亲情卡一方的银行卡余额。然而,这种代付行为是借贷还是赠予?
恋爱期间开通“亲属卡”,发生的“亲密付”究竟算借贷还是赠与?能否要求返还?近日,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就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 案情 面对8万余元账单情侣反目 男子李某和女子张某一见钟情。恋爱初期,张某已参加工作,有经济收入;而李某则刚毕业,正在求职期,没有收入来源。
什么是微信“亲属卡”?微信“亲属卡”是微信自带的代付功能,微信用户可在微信里赠送“亲属卡”给父母、子女作消费使用,代付方通过设置“亲属卡”的每月消费额度上限,将额度控制在0.01到3000元之间,每月自动延续,当父母、子女使用“亲属卡”消费时,消费资金将自动从代付方的支付账户扣除。
微信支付亲属卡你用过吗?这是微信为家庭推出的支付方式,用户可以为父母、子女开通亲属卡功能,为家人支付,为他们提供便利。目前微信方面宣布,微信支付亲属卡进行了重大升级,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5张亲属卡,可以赠予父母、子女之外的其他亲人,另外子女卡由原先的2张增加为3张。
前段时间,张先生在网上发布了一条房屋出租信息,几天后便有人联系上他,称打算将张先生的这套房子给租下来,既然想租房,就得付定金,对方转来一张“亲属卡”,张先生点开一看,屏幕里赫然有“3000元待领取”字样,以为这是对方转来的现金,便将“3000元”领取到手。
最近,如果微信上有人给你发“亲属卡”随后又说“发错了”,一定要警惕!这很可能是一种新型诈骗!当您送回同样额度的“亲属卡”后,对方将在短时间内接连消费,然后把您拉黑。很多阿姨爷叔,可能知道“亲属卡”,但对于它的功能没有完全理解。
2万元不翼而飞。只需支付密码就能开通亲属卡。“我老家在延安,很多朋友都在延安,平时联系少,微信被盗后,有位朋友联系我说,他在3月29日一大早就收到我发的微信,说是我家人生病住院了急需用钱,但我微信被限制提现,需要他帮忙。”
微信近期上线的“亲属卡”功能不知大家有无接触过?所谓“亲属卡”是微信自带的代付功能,为父母或者子女好友赠送(开通)后,对方使用亲属卡消费时(暂不支持转账、理财),消费资金将自动从代付方的支付账户扣除,代付方可设置亲属卡的每月消费额度上限(小于等于3000元),每月自动延续。
本报讯(记者卢金增 通讯员黄晓辰)微信移动支付“亲属卡”功能的开通,本意是允许用户让指定亲属或好友使用自己的支付账户进行消费,但却被犯罪分子利用,成为盗窃、诈骗新手段。近日,经山东省郯城县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盗窃罪判处被告人顾某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