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982年定名,是当前最棘手的医学难题之一。根据世卫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估计,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超180万例,我国每年因此病死亡人数超3万人,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也没有治愈这种疾病的有效药物或方法。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疾病,目前没有根治手段,人类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身体会丧失掉对其他病毒的防御能力。1981年6月,美国一周刊正式发表了一篇有关于艾滋病人的文章,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有关艾滋病的相关记录。
最近,来自国际艾滋病疫苗倡议协会(IAVI)和Scripps研究所的一则消息,吸引了世界目光:他们宣称所研究的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1期临床试验已获得突出成果。一时间,医学界都为之振奋,这意味着,在攻克艾滋病的路上我们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截至2017年底,全世界范围内的艾滋病患者,有三分之二来自非洲。一开始,人们认为艾滋病的首例感染者是一位来自澳洲的空少,因为他利用职务之便,与无数女性发生关系,所以产生了艾滋病。
众所周知,至今仍是不治之症的艾滋病最早是在非洲被发现的,后由移民带入美国。大约在18-19世纪,人们就发现艾滋病毒出现在中非热带雨林地区的灵长类动物的体内,具体来说就是本文将要介绍的“主人公”——绿猴。据科学家取样分析:200只绿猴中竟有70%带有类似艾滋病的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