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7日晚,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周光召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正在准备周光召老所长的追思会。”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综合处处长安慧敏几度哽咽。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禹2024年8月17日,有一位95岁的老人离开了,留给我们无尽的思念和永远的崇敬。他就是周光召,生前荣誉等身——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说起周老先生,湘人不免为之骄傲。
他们以卓越的贡献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奠定了中国国防与科技事业的基石:1.邓稼先院士安徽怀宁人(1924.06.25–1986.07.29)-事迹:作为中国核武器研制的核心领导者,邓稼先主导了原子弹、氢弹的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等基础理论研究,被誉为“两弹之父”。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周光召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1929年5月15日周光召出生于湖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41年,入南开中学住读在这里他受到了良好的数学训练和自学能力培养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耳闻目睹的事实改变了他原来想学电机的初衷对核武器产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身为一叶无轻重,众志成城镇贼酋。”在一场持续近3个小时的讲座活动之后,女博士屠小青被这两句诗深深地打动了。两句诗的作者分别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和于敏。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天眼”问天到万米深潜……一项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不断书写中华民族发展恢弘史诗的新篇章。钱学森是享誉海内外的战略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他如何历经千险回到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