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一幕幕秋收的喜悦场景过后,田地里残余的秸秆成为另一番风景。秸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秸秆该如何处置,烧与不烧,成为每年秋冬季节大众最为关注的话题。对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韩晓增表示,焚烧秸秆会产生雾霾,对环境造成影响。
来源:环球网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推进秸秆还田利用,推动秸秆离田利用,提升管理水平。到203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8%以上。农作物秸秆是指农作物收获成熟籽实后剩余的茎叶穗等。
稻麦收获后,秸秆怎么解决是个牵动社会广泛关注的大问题。但大家没注意到的是,对于蔬菜来说,这个问题同样存在,比如,西红柿采摘后,西红柿藤蔓怎么处理,同样让人头疼。据统计,从1995年到2019年,中国每年产生的蔬菜秸秆量从1.1亿吨(鲜质量)增加到3.1亿吨。
而然近几年我们很多农民朋友发现秸秆还田出现了一些弊端,随着秸秆还田弊端的显现,让很多农民朋友在农作物的产量有了很大的降低,让很多农民朋友在经济上受到了一定的损失,对此很多农民朋友对于专家提出可质问,当初说的秸秆好处这么多,如今却频频出现这样的问题,谁来负责?
来源:【绿色中国】绿色中国北京3月7日电(两会特派融媒体记者耿国彪报道)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晓风在小组讨论时指出,完全禁止焚烧秸秆引发了社会争议,有必要进一步科学评估和研究秸秆还田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具体影响,优化相关管理政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等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秸秆焚烧是指农民将农作物秸秆用火烧毁的一种行为。因为秸秆焚烧的害处很多,所以我们通常是禁止秸秆焚烧行为的。(一)秸秆还田做肥料。
近年来,禁止秸秆焚烧政策对改善大气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被认为带来了农作物病虫害加重、化肥农药用量增加等问题。目前,已有浙江、广西及湖南长沙和衡阳等多地探讨或实行了允许有条件焚烧秸秆的政策,包括争取允许发病稻田秸秆有条件田间焚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