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袁剑锋通讯员杨懿)每到寒暑假,因不少学生需要在社会实践表上盖章,社区的公章非常“走俏”。与往年家长拿着表格到社区“求章”不同的是,今年寒假期间,不少学生转变态度,主动到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扎扎实实学了很多东西,也使得社区干部可以踏踏实实在实践表上盖章了。
暑假已快接近尾声,最近社区居委会每天都要接待好几位前来盖章的家长和学生,以证明自己“参加”了学校布置的社会实践活动。每年暑假,不少学校都会布置社会实践任务,其初衷是要让学生利用假期多了解社会,丰富阅历、锻炼能力。
一位在社区工作的朋友日前告诉笔者,暑假一开始,他所在的社区几乎每天都要接待好几位前来盖章的大学生,以证明自己“参加”了学校布置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还有大学生不但没有参加实践活动,就连到社区盖章也是由长辈代劳的。
京北最大生活圈新闻资讯,社区民生,同城活动,吃喝玩乐,优惠福利,跳蚤市场,聊天交友等信息平台伴随着学生们放假,学校安排的暑期社会实践再度成为了学生及家长们讨论的热点。去社区擦擦桌子打扫下卫生,事后补个章就算“齐活儿”,这样的社会实践到底有什么意义?
□徐盛兵暑假以来,一方面,中小学生拿着“实践护照”到社会综合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场面火爆;另一方面,不少网友吐槽,说是有不少家长,尤其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们带着孩子,顶着烈日,去一个个景点盖章。难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家长的作业?就是为了盖个章?
读了《贵阳日报》3月20日“党报热线”头条报道《别让假期社会实践沦为“盖章作业”》,学校以社区盖章方式来检验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效,本也无可厚非。但现在的问题是,部分家长“代劳”玩起了“盖章游戏”: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否真的参加社会实践,总能轻易拿到印章证明,以此来应付学校的实践作业。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2月7日讯(记者 昌利君)寒假“余额不足”,春节假期后刚开工两天,社区里就掀起了社会实践“盖章潮”。家长们忙着给孩子找实践机会,而社区实践活动名额紧俏,“秒光”速度堪比热门演唱会抢票。社区“盖章忙”社会实践咋就扎堆了?
每年一到寒暑假,成都不少社区就会迎来“盖章族”。因为不少中小学都会给同学们布置一门“必修课”,就是到各个社区去参与社会实践。特别是到了开学前夕,常常是一拨又一拨的学生和家长拿着社会实践表,请求社区开个“后门”给他们盖上一颗印章。
来源:【厦门日报】潮前智媒App寒假“余额”告急,我市不少社区迎来了社会实践“盖章潮”。本期“968820群聊”,我们请来了学生、老师、家长以及社区工作者,让我们听听大家对社会实践“盖章潮”的看法和意见。寒假时间紧张 盖章交差就好?
为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学子助力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团区委、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决定在全区开展2023年蜀山区“返家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面向全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公开征集社会实践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