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因为晦涩,而是因为文化这个词,太大了!凡讨论一种学问,必先要给它一个定义,以便我们有的放矢,文化的定义实在难下,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定义也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我们姑且用书中罗庸先生的说法先定义一下文化:文化为以民族,乃至一个人之生活态度,以民族有一民族之生活态度,一人有一人之生活态度,此态度之形成既是文化。
杨振宁先生曾不无感慨地说:“西南联大的教育传统是非常好的,这个传统在我身上发挥了最好的作用。”2022年是西南联大建校85周年,天地出版社于4月推出《西南联大通识课》纪念版本,该套书包括“文学课”“国史课”“哲学课”“诗词课”“文化课”“古文课”“国学课”共7册,收录陈寅恪、朱自清、冯友兰、闻一多、傅斯年等15位大师学者的授课讲义,为当代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西南联大和中国文化的独特窗口。
今年是西南联大建校85周年,天地出版社推出了《西南联大通识课》纪念版本。包括《西南联大文学课》《西南联大国史课》《西南联大哲学课》《西南联大诗词课》《西南联大文化课》《西南联大古文课》《西南联大国学课》七本,除了再现西南联大的通识教育,也是一次对中国文化的回望。
2022年是西南联大建校85周年,天地出版社日前推出《西南联大通识课》纪念版本。包括《西南联大文学课》《西南联大国史课》《西南联大哲学课》《西南联大诗词课》《西南联大文化课》《西南联大古文课》《西南联大国学课》七本书,展现不同角度的西南联大,不同角度的中国文化。
西南联大是抗战期间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一路向南迁移,直至云南昆明,三校合立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成立之初,虽然物资短缺,没有教学设施,但是大师云集,闻一多、朱自清、陈寅格、张荫麟、冯友兰等大师用他们的学识、精神为学生们奉上了心血饱满的课程,创造了教育史上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