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肾病,作为一门源远流长的医学体系,其精髓在于辨证施治与整体调节,旨在通过调和脏腑功能、疏通经络气血、平衡阴阳五行来恢复机体的自然平衡与健康状态。针对肾病的治疗,中医主要遵循以下五大原则,这些原则不仅体现了中医的独特理念,也彰显了其在肾病治疗中的深远意义。
糖尿病,现代医学的全称是——糖代谢紊乱、脂肪代谢紊乱和蛋白质紊乱的综合症。西医认为糖尿病是内分泌系统疾病,胰岛分泌功能障碍,胰岛素拮抗或者不足引起的高血糖一系列症状,临床以降糖为主,通常用降血糖的药物或者胰岛素来达到治疗作用。中医对糖尿病的辩证认识中医很早就对糖尿病有认识。
我们去医院看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这边刚说哪儿哪儿不舒服,还没等你来得及描述病情时,那边医生大笔一挥,已经给你开出了各种仪器检查的单据,各种检查一大堆,这在西医院极为常见。西医看病,注重的是数据、客观指标,再根据这些个表面的数据和指标来判断病因后加以治疗。
中医传统看病就是通过望闻问切来收集病人身上的各种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最终确定病人大概率是什么疾病,再根据这个判断针对用药,若是有效,那么治疗方法就是正确的,若是无效,就要重新评估后再针对性用药。
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医的五大治疗原则是什么,好,下面我们直接步入正题。黄帝内经上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说邪气盛导致人体患病,邪气在何处,自然何处的气就虚,正邪自古不两立,那么这时候就需要扶正兼祛邪了,不过有时候治疗的时候需要先祛邪后扶正,通俗的说就比如感冒的时候,就需要先把感冒治疗好了,再吃补药,补药你也可以理解为鸡鸭鱼肉油腻之类,因为这时候若扶正,则会闭门留寇,导致邪气久久出不去;
一、坚持扶正、保护自我的原则。长期以来,医学界尤其是中医界对于肿瘤的治疗是先扶正还是先去邪,争论相持不下。因为扶正有可能促使肿瘤细胞加速生长,而去邪又会伤及正常细胞,降低体质。有个别的医生为了怕促使肿瘤细胞的生长,给肿瘤患者的饮食规定了严格的禁忌。
大家应该都知道,中医跟西医治病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医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认为人是一个整体,身体各部分都可能存在着联系。尤其是在调理五脏的时候,有这么几个原则:疏肝要先通大肠,健脾先泄膀胱,心火先清小肠,什么意思呢?首先是疏肝先通大肠可能有人不理解,肝和大肠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