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韩晓蓉虹口区第二中心小学校内课后服务的书法课堂。 澎湃新闻记者 韩晓蓉 图3月3日下午4点,上海市虹口区第二中心小学五(1)班教室里,学生们安静地写着作业,沙沙声不绝于耳,二十分钟后,邓芷薰同学收好了书包,排好队到楼下,等着家长来接自己放学。
已经开学近一个月了,上海已经全面推进课后晚托,那么有关课后服务的具体信息,大家都清楚了吗?8月27日上海教育委员会发布通知,秋季开学开始,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行“5+2”这一新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
9月1日,上海近160万中小学生迎来新学期,这是“双减”落地后的第一个新学期,根据上海市教委的相关部署,新学期,坚持“学生愿留尽留全覆盖、工作日全覆盖”原则,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推行“5+2”模式,即每周5个工作日,每天至少2小时,结束时间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
“体验下来意义不大,却给孩子和家长增加了很多麻烦”,“家长们感觉是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有必要吗”……一段时间以来,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持续收到闵行区部分家长们的投诉,称孩子学校正在推广使用的一种“智慧笔”让他们烦不胜烦。
一到寒暑假,上班族最关心的就是,谁来照顾孩子?对众多为孩子发愁的家长来说,上海两会期间的这条新闻,值得细读。1月27日的市政府记者招待会上,提到“为民办实事项目”时,龚正市长表示,对一些需求量大、群众反映好的项目,持续增加设施资源,提升服务能级。
日前,记者在北京西单小学采访时了解到,新的学期,学生的上学和放学的时间都推迟了,很多家长接到了通知,“早上到校最晚时间,由过去的7点50分左右,推迟到8点15分左右”,学校周边的安保工作时间也被延长了,“放学时间大概推迟一小时,延迟到5点半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