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十年来,超106亿立方米“南水”奔涌入京,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600万。“南水”抵京后如何“分发”至千家万户?答案就藏在北京的一条供水环路里。所谓供水环路,即北京市南水北调地下供水环路。
6月13日,地处房山区大石窝镇南河村的南水北调中线北拒马河暗渠穿河段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北拒马河防洪加固项目”)工地一片静谧。蓝天白云之下,一湾清渠在消力池的拦截下显得格外平静安详,护堤上“南水北调 千里调水 造福于民”十二个红色大字分外耀眼。
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拟开工项目——引江补汉工程,计划年内开工建设,目前正在加快做好开工准备。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公司董事长蒋旭光近日表示,南水北调集团公司正在全面落实引江补汉工程机构组建、人员配置、施工组织、关键技术研究等基础工作,为开工建设做好充足准备。
河北日报客户端 近日,站在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明渠堤岸上,朝不远处的青兰渡槽望去,渠面波光粼粼,清澈的南来之水静静流淌,不时有小鸟从水面掠过,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10月29日,高铁列车驶过水清岸绿的滹沱河石家庄段。 河北日报记者 田 明摄“通水以来,青兰渡槽运行一切正常。
科技赋能 生态更美 百姓安乐——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沿线见闻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10年来,累计向北京市供水超106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北京水资源紧缺形势,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600万人。图为位于京冀交界处的北拒马河暗渠工程。
【来源:天津日报】记者 | 王音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的西黑山枢纽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北京、天津分水的“咽喉”南来之水至此一分为二一路沿明渠继续北上进京一路则“钻”入长155公里的地下箱涵“暗送”天津由“明”转“暗” 用心良苦汩汩南水,奔流北上,抵达西黑山枢纽时,已经流速平缓,静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 题:南水如何成为北京主力水源新华社记者刘诗平、田晨旭、汪亚经过将近1200公里长途跋涉后,从丹江口水库启程的南水,来到了南水北调中线进京入口——惠南庄泵站。这座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惠南庄村东头的泵站,是南水北调中线唯一的一座大型加压泵站。
11月22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山东南水北调工程已启动第11个年度省界调水,2023—2024年度计划省界调水量10.01亿立方米。山东省水利厅调水管理处处长王伟介绍,南水北调工程调水年度为10月至翌年9月。
↑这是位于京冀交界处的北拒马河暗渠工程渠首枢纽(无人机照片,1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长1432公里,其中北京段全长8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