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的本质或许是“俗”或鸣锣击鼓或吹拉弹唱或村歌社舞百姓多以此庆祝红白喜事,庙会祭祀而恰恰因其“俗”,便接了地气受到百姓欢迎,参与的人多了便更有了“人气”“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十三季,我们邀请了闵行区浦江二小的青少年来诵读《艺心艺意》。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4日讯 翻跟头儿,逗趣儿,摆造型......在济南虞山文体公园,伴着鼓点,高跷队员轮番上演绝活儿动作,引发现场观众阵阵欢呼喝彩。临近元宵节,济南小超高跷队迎来今年高跷表演的最后一个高峰期。
“哎,快点醒醒。”一男子用手摸着一个小男孩的脸,但小男孩毫无感应。这个小男孩是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棍和铁棍的表演者之一,在表演时由于太困穿着高跷在表演时睡着了!直到一个男子去叫他都没有醒。拍下这段视频的是当天来观看表演的梁先生。
春节是人们心中最重要的节日,是新一年的起点,不同人眼里的春节会有不同的色彩,市民眼里的春节或是手里拿到红包的喜悦,或是和亲戚们聊聊家常的平淡。然而,在曲堤街道乔家村和金李家村群众眼里,春节是踩起高跷扭起秧歌的酣畅淋漓,是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记者 王媛 济南南山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张艺馨,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平日里还痴迷上了踩高跷。今年是艺馨加入南山高跷队的第二年,每年寒假,艺馨都会“归队”进行高跷训练,备战春节表演。今年也不例外,艺馨每天早上写完作业就来到训练场,绑上85厘米的高跷腿子,反复练习新动作。
去年元宵节期间,一则“山西怀仁10岁萌娃闹元宵踩高跷”的视频引爆全网,今年2月8日,山西晚报记者特意赶到怀仁,近距离看这名萌娃为今年元宵节而进行的紧张排练。 视频里的萌娃名叫魏岩,今年11岁,5岁开始跟着爸爸魏建宝学习踩高跷。
文/片/视频 记者 王媛“不要塌腰,抬起头,把手伸开保持平衡……”在济南103省道边的一处空地上,张艺馨正在老队员的带领下练习新动作——单腿跳,反复练习多次后,艺馨渐渐掌握了动作要领。艺馨今年10岁,是南山实验小学五年级的一名小学生,同时也是济南南山高跷队的一员。
5米高跷社火表演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龙舞》作为此次河南春晚重点打造的节目之一,由春晚节目组和杨丽萍共同创作,强强联合,匠心打造,“霸气十足、磅礴大气”中展现了文化自信,这支高跷队就是来自我市湟中区的鲁沙尔高跷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