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网络暴力行为“开盒挂人”,正成为不少小有名气的网络主播甚至普通网民的困扰。据央视报道,“开盒挂人”指有人盗取他人信息并在网络上恶意公开,就像打开一个个密封的盒子一样,将“被开盒者”置于“互联网裸奔”状态。开盒内容大多包括受害者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隐私信息。
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的“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围绕社交、短视频、直播等重点平台类型,集中整治“网络厕所”“开盒挂人”行为;借社会热点事件恶意诋毁、造谣攻击;污名化特定群体、煽动地域对立;斗狠PK等低俗不良直播行为;有组织地恶意辱骂举报他人;编造网络黑话、恶意造梗等行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开始的时候是我突然发现自己的评论区出现了一张我的身份证”……不堪其扰的博主们2023年年底的一天,网络博主绾绾在深夜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她的粉丝,想约她线下见面。从那以后,各类骚扰电话不断出现。绾绾表示,这已经严重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不知道做错了什么,却被莫名“开盒”,紧接着各种骚扰信息席卷而来,这样的事离我们普通人已不再遥远。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有违法分子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各种“开盒”广告。声称只要你愿意付钱,就能查到想要的各种信息。并且,“开盒”已经形成了一条完备的产业链。
文丨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强近来,一种名为“开盒”的网络暴力行为悄然兴起,它像一把无形的利刃,肆意切割着个人隐私的防线,让无辜者遍体鳞伤。“开盒”一词,源于网络用语,意指用非法手段获取他人隐私并公开进行网络暴力。从公众人物到普通网友,无一不成为“开盒”的潜在受害者。
绘画/刘琪 文字/张雪“开盒”指的是不法分子盗取公民个人信息后,在网络群组公开并煽动网民攻击谩骂。从去年3月起,自媒体博主川烈(网名)就一直遭遇被“开盒”的困扰,他和家人长期受到不明身份人士的骚扰,“有人不断打电话发短信,我爸妈、妹妹、妹夫都受到影响,甚至还找到了我妹夫的爸妈。
红星新闻记者编辑丨张莉 责编丨魏孔明“你是主播吗?”在派出所报案时,林女士被如此询问。她回答:“解释起来有点复杂,我负责一个账号的运营工作,但不是我本人亲自出镜,都是虚拟的。”林女士从事于虚拟主播行业。
“人肉开盒”,是指违法者通过各种手段获取他人的个人信息,如姓名、住址、电话、照片、身份证号码等,将这些信息毫无保留地公开在网络上,甚至进行电话骚扰、网暴攻击、恐吓威胁等违法行为,给受害者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和伤害。
作者:熊志今年7月,大学生金萌(化名)被“开盒”了。恐吓电话和短信,猛烈地砸向金萌的手机:微博、微信难以正常使用,刚刚清空未读消息,不到1分钟又显示出“999+”条,骚扰信息像一片片雪花飞来。“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回想起被“开盒”的场面,金萌仍觉后怕。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不知道做错了什么,就被莫名“开盒”紧接着各种骚扰信息席卷而来这样的事离我们普通人已不再遥远近日,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对7类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其中,“网络厕所”“开盒挂人”行为被列在问题首位。
海报新闻近日,央视曝光了一种叫做“开盒挂人”的新式网暴。可能只是通过一个账号、在社交媒体上一则不经意的留言、或者是一次购物经历……你的全部个人信息就能被顺藤摸瓜“开盒”出来。私人照片、身份证号、家人信息、住址及名下财产,一览无遗,被不法分子随意在网上散布。
“警察同志,我被人‘开盒’了,他们把我很多私人信息公布到了网上,帮帮我。”近日,重庆市警方快侦快破一起以“开盒”方式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犯罪嫌疑人江某(男,21岁,江苏省人)、薛某(男,20岁,河南省人)已依法抓获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