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费者阮女士向澎湃质量观投诉平台(http://tousu.thepaper.cn)反映,9月4日,她和朋友分别在秀动和大麦网两个平台抢“2023中原迷笛音乐节”的门票,没想到两个平台均抢中,一个身份证号出现了重复购票的情况。
央广网北京11月3日消息(记者于琦)今年以来,演出市场空前火热,也使得诸多票务问题浮出水面。票务平台抢票界面进不去、付费时显示“库存不足”、票源数量少……“抢票”“退票”“黄牛”等词语频频出现在消费者的“吐槽”声中。
本文图均为 看看新闻Knews微信公众号 图11月6日,“大麦上线候补功能”冲上社交媒体的热搜。由于该功能需收取总票价6%的手续费,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关注。针对此事,大麦网客服称,服务费是基于平台技术开发及运营维护成本收取,候补未成功之前,该订单可以随时取消,6%服务费也会退款。
顶端新闻首席记者 张逸菲 实习生 苏梓晴8月3日,距离TFBOYS十周年演唱会倒计时三天,不少粉丝买了票却担心着自己不能顺利进场,而更多没有票的粉丝则被高价“黄牛票”“邀请函”劝退,感慨着“十年青春,明码标价”的遗憾结局。
11月6日,南都记者发现大麦平台针对个别演唱会上线了门票候补功能。在门票售罄的情况下,除了“缺货登记”的选项,还增加了“付款候补”,平台能在有票时自动帮抢票。南都记者询问大麦官方客服得到的回复是,该功能于今日正式上线,用户可在开启该功能后通过app获得消息提醒。
今年演出市场强劲复苏,出现了“演唱会火爆一票难求”、黄牛高价倒卖演出票等现象,在采访一位职业“黄牛”多哥的过程中,多哥告诉南方+记者,因为目前不少非强实名制购票的演唱会还可以用一个身份证购买4张票,因此“黄牛”会有专门的抢手团来抢大麦等票务平台上放出的演唱会门票。
一网友发帖分享抢票失败的经历近日,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的大麦APP账号频繁出现抢票失败的情况,甚至部分余票充足的演出项目也不能成功购票,怀疑账号被系统限制。海报新闻记者向大麦APP进行求证,官方客服表示,系统不会给账号设置限制,但是会对购票所用设备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以前我们想看演唱会,朋友圈问一问,总能拿到主办方的赠票或工作票,今年,不怕你笑话,我们也买不到原价票。”一位在演出行业工作多年的人士说。“陈奕迅11月上海站演唱会,980元的票代拍费1300元,共2280元。非代拍,直接出票,2580元的内场加价2900元,共5480元。
上个周末,刀郎“山歌响起的地方·2024巡回演唱会”在南京掀起热潮,数以万计的粉丝从四面八方涌来,抢到票的幸运儿尽情狂欢,而未能如愿的歌迷只能带着小马扎在场外“蹭热度”。“太难了!如今演唱会门票真的是比春运火车票还难抢。”——这是当下很多歌迷的真实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