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谷歌搜索页截图。3月10日,谷歌搜索首页上方的涂鸦栏“doodle”,刊登了两幅漫画,漫画主角是一个戴着眼镜的医生形象。让人意外的是,这位医生是东方面孔。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这是在纪念中国抗疫的先驱、中国现代医学的奠基人之一伍连德医生诞生142周年。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人们不得不重视传染病的危害性。根据科学家追根溯源的调查,认为病毒起源于蝙蝠与人的跨种传播。其实动物与人的传染病史上已经有不少血淋淋的先例,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不容小觑。面对病毒的跨种传播,我们应该如何防控传染病的发生与扩散?
国内疫情将要到达尾声,战胜这场大战,口罩一定功不可没!然鹅,今天我们不谈疫情。跟着口罩君一起来,扒一扒世界上的第一款口罩。最早的口罩是用膀胱做的,是膀胱,膀胱,膀胱!是的,你真的没听错!相传公元一世纪的古罗马,那里的空气污染非常严重!
持续至今的新冠疫情,让口罩成了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口罩从哪里来?未来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小小的口罩背后藏着哪些秘密?撰文/记者 王雪莹 编辑/刘昭新媒体编辑/吕冰心2020年一场疫情,让口罩成了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口罩从哪里来?未来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伍连德扑灭鼠疫的故事堪称是一段传奇:1910年,辛亥革命的前一年,我国东北地区鼠疫流行,伍连德作为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率领由医生、警察、杂工组成的队伍,直奔哈尔滨——疫情最前线,这里已经是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局面,许多家是家破人亡,无人认领的尸体已经数以千计,加之这里冬季天寒地冻,
当时,云南电气制铜厂还结合云南本地情况,制作了一款较高端的防毒口罩,“使用薄铜片压成鼻型,着肉部分用本省熟皮紧镶鼻型之上,即与橡皮制者无异。至出货数目若不赶工,每日可交一千套之谱,倘需要紧迫,尚可多出。”
咱们大锤说史作为一个讲史栏目,继续推出相关的人类历史上与疾病抗争的历史故事。而伍连德在东北防疫期间,发现当时在处理疾病亡者尸体和救助患者的时候,医生护士都不戴口罩,而伍连德认为,肺鼠疫是会通过人与人的呼吸传播的,为了避免医护人员被感染,伍连德专门发明了一种特制的加厚口罩,从此这种
百年来,口罩伴随中国人抗击了一次又一次的疫情图为20世纪初东北鼠疫期间,佩戴口罩的中国人本文约3800 字预计阅读需要 10 分钟从遮挡口气到预防传染病今天,人们使用口罩来阻挡有害气体、气味和飞沫,防范呼吸道传染疾病,已经成为一种卫生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