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柳州某小学家长爆料称,家委会在群里发起的一项统计,引发反感。截图显示,作为家委会成员的某学生家长发布信息称,应学校要求,需统计本班学生家长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本班教师子弟、公职人员子女人数。随后该家长作出表率,填写了自己与配偶均为本科学历,职业分别为医生和公务员。
一直以来,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家校共育”的方式承担着增进老师和家长沟通的作用。而前几年,家长反映学生入学时,很多学校要求填写学生父母职务等信息,担心造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不公平现象。而今年,绵阳盐亭各学校在收集学生家长的信息时,只收集基本信息,单位、职务均不要求填写。
此前,网民8月30日在人民网向南宁市委书记留言称,南宁中小学在学生入学时,学校要求填写学生父母、祖父母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该信息并不作为学生入学必要条件,也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且该信息会造成教师工作中的不公平现象,市里有些学校就存在着领导干部子女有特殊待遇的情况,故希望能禁止全市中小学校收集该信息,已收集并已公开的,应出台相应管理措施制约特殊待遇的出现。
现在对于中小学生的教育可与以前有很大不同,以前只要把学生送到学校,学生一切事宜几乎都由学校和老师全权负责,家长只需要在期中和期末参加个家长会就好,而随着科学培育的兴起,要求中小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大力参与,于是学校增加了很多亲子活动,老师也不可避免的加大了与家长的沟通力度。
近日有南宁网民在网上留言称,南宁中小学在学生入学时,学校要求填写学生父母、祖父母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该信息并不作为学生入学必要条件,也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且会造成教师工作中的不公平现象,建议禁止中小学收集家长工作单位和职务信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建议“禁止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收集家长相关信息”,并称学生在入学时,很多学校要求学生填写父母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该信息并不作为学生入学必要条件,也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且该信息可能造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不公平现象,希望能禁止收集相关信息,促进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