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刚给孙子做完小蛋糕后,刘奶奶突然想起来自己还没有测血糖,于是急匆匆地拿出血糖监测仪测量,结果发现自己的血糖高达34.6mmol/L,刘奶奶心头一紧,脚不停歇地跑回房间给自己打胰岛素,结果由于注射的胰岛素过多,刘奶奶竟晕倒在房间。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2013年发布了ISO15197:2013标准,即《体外诊断检测系统——血糖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对家用便携式血糖仪的误差范围提出了具体要求:当血糖浓度<5.6mmol/L时,检测结果的最低误差度范围不得超过±0.83mmol/L。
血糖仪是很多人日常医疗机构,以及个人检测血糖的常用仪器,其精确度对于判断个人身体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日常使用和校准也是非常关键,如果使用不当,或者没有及时做好仪器校准,也容易让测量数据产生一定误差,今天就和大家浅聊一下血糖仪日常测量怎么使用?
下面这些细节,大家是否都留意了呢?在此,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孙千贺主管医师为大家带来科普解读~图片来源:摄图网1.检查血糖仪的电量是否充足。2.检查试纸是否过期、试纸代码与血糖仪显示代码是否相匹配。目前市售血糖仪大多采用免调码技术,可无需检查代码匹配情况。3.
血糖监测作为糖尿病治疗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糖友的必备技能之一,那如何准确的监测自己的血糖呢?我们在平时的测量中除了要阅读使用说明书,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在检测血糖时,附近不要有电器,防止电磁干扰。☆ 其次,采血时不能用碘伏消毒,因为碘会和蛋白质反应导致结果偏差。
血糖仪的存在,宛如是一个“警报器”,能帮助糖友们及时了解当前的血糖状况,进而规避某些风险的发生。不过,这个“警报器”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打盹”的情况,比如没事的时候乱“报警”,有事的时候不吭声。
这并不难理解,血压计都要每隔一段时间校准,那么血糖仪需要校准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这是日常生活中很多糖友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先去医院检测下血糖水平,后在家里进行检测,若这两个差值相差较少,一般情况下在12%~15%,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如今,家用血糖仪非常流行,但在使用过程中,一些错误的操作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大家都注意以下细节吗?在此,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科主任医师孙千贺将为您带来科普解读~注意血糖仪的校准● 第一次使用新购的血糖仪时。● 使用一瓶新的试纸时。● 怀疑仪器或试纸出现问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