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在医学上被称作“疝”或“疝病”,虽然听起来陌生,但它其实是疝外科的常见多发病。据统计,普通人群中每1000人就有3人可能患有此病,全球每年有高达2000万人因此接受手术治疗,我国每年也有200万患者选择手术。本期节目我们就来说说这方面的话题。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俗称“疝气、小肠气”,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大腿根部)的可复性肿物。老年人长期慢性咳嗽、便秘、小便困难等均可导致腹内压增高,将腹内脏器(以小肠最常见)从腹股沟区的薄弱点挤压出来,就像一个突出的气球一样。
手术团队为患者实施手术。(来源:平度市人民医院)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俗称“疝气、小肠气”,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大腿根部)的可复性肿物。老年人长期慢性咳嗽、便秘、小便困难等均可导致腹内压增高,将腹内脏器(以小肠最常见)从腹股沟区的薄弱点挤压出来,就像一个突出的气球一样。
极目新闻记者 王晨曦通讯员 张素华 陈舒男子患腹股沟疝气多年,大大的“鼓包”令他十分困扰。武汉市第三医院疝与腹壁外科团队通过微创日间手术修补为他腹部缺损,男子当天手术次日顺利出院。2月10日,他来到医院复查,恢复状态良好,向该科室医护团队敬赠一副锦旗表示感谢。
近日,家住城阳的刘先生因嵌顿性腹股沟疝,下腹剧烈疼痛来到了城阳区人民医院就诊,普外科主任宋保连及其团队成功为其实施腹腔镜下左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二天便可下地行走,五天后顺利出院。
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恢复良好 通讯员供图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郭清蓉 、张萍) 近日,安陆市中医医院外科住院部迎来了一位2岁2个月的小小患者,家属代诉患儿左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2年余,经过查体和彩超检查,诊断为左侧腹股沟疝。
手术扬子晚报网10月11日讯(通讯员 刘满生 陈燕 记者万凌云) “腹股沟区的‘小疙瘩’差点要了我老命,真的感谢你们专业精准救治和优质的护理,让我捡回了一条命......”近日,家住扬中的72岁张先生因突发腹股沟嵌顿疝,下腹剧烈疼痛难忍来到镇江三五九医院普外科就诊。
陈老伯今年68岁,1个月前,感觉左下腹隐隐作痛,竟发现腹部和大腿之间有一个突出的肿块。在仁济医院嘉定分院,B超检查提示左侧腹股沟疝。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张辉为老伯完成了“全国首例”国产机器人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标志着国产机器人在腹股沟疝治疗领域开启新篇章。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通讯员 薛源 江梦2岁男宝腹股沟“鼓包”没及时发现,直到“蛋蛋”又红又肿才被家人察觉,送医后检查发现是疝气嵌顿,差点连累“蛋蛋”缺血性坏死。武汉儿童医院沌口西院区医生及时手术,将卡住的组织及时复位,解救了“蛋蛋”。
96岁的赵江平老人(化名)罹患双侧腹股沟疝已有30余年,由于未听从医生的建议接受手术,腹股沟包块已脱入阴囊,逐渐增大至柚子大小,近日因感冒咳嗽频繁,腹股沟包块进一步增大,进而发生嵌顿、造成肠梗阻,由于高龄、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辗转求医后,在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