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均在地方上设立很多行政区域,虽然有所差异,但基本都沿用了秦朝的郡县制。九州的具体名称和地理范围说法有N种,但从文献的考证来看,史学界普遍认为《尚书▪禹贡》成书于战国时期,只不过假托大禹之名而已,九州的划分也不可能出现在大禹治水时,因为当时中原还处在部落分散的状态,大禹及后来的夏朝的所控制区域仅仅局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尚书▪禹贡》很明显代表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于天下统一及治理的一种理想,对于后世影响极大,“九州”由此就成为了中原以及中国的代名词,直到今天仍然在使用。要想搞清楚“州”作为行政区划与现在的对应关系,就必须要知道中国历朝历代的行政区划制度。
州是我国最早的行政区划单位之一,先秦时期就有“九州”,但此仅为地理划分,秦朝设郡县并无州这一级行政区,但西汉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全国设立十三刺史部,这十三刺史部虽仅为监察区,但多以古代州名为名,因此又称十三州部,州自此逐渐演变为正式行政区,相当于现在的省。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西汉末年为什么没有出现三国鼎立局面?36年12月25日:成家国君公孙述于前一日伤重身亡后,成家开城投降,吴汉率领的刘秀军队攻入成都,国祚12年的成家灭亡。今天我们说一说,西汉末年的统一战争。
运城,简称“运”,山西省辖地级市,古称“河东”,因“盐运之城”得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炎帝、蚩尤,尧、舜、禹,都相继活动在河东大地上。本文将探讨历史时期运城的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春秋晋国春秋时期,运城属晋国,地处晋国与成周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