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庞鹤)近日,一男子吃饭结账被多收200多元,主张退一赔三的事件引发关注。据搜狐千里眼视频报道,近日,河南郑州一顾客发视频反映,自己在一家店吃饭,结账时多算了7个菜,四百多变成了六百多。视频拍摄者表示,当时已经报警了,在市场监管部门已经投诉过。
本报讯 在超市里购物,货架的标签上标着一个价,收银时却又是另一个价,结果被多收了钱,如果你遇到了这种事该怎么办呢?丽水市民余先生是这样做的——大年初三,他被超市多收了1元,在向相关部门投诉后,结果超市赔偿给他500元。
“这就不是5毛钱的事”!湖南长沙一男子给孩子零钱,让他自己去附近的早餐店买包子吃。可当孩子回家后,他无意中瞥见桌上的找零时,却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他精打细算了一番,孩子一共买了两个包子,其中一个鱼香肉丝的包子标价是1.5元,但却被店家收了2元。
为了孩子的安全多花点钱,家长一般都舍得,可张女士没想到,自己为孩子买的品牌床垫发来的竟是无标产品,商家表示,“打标”也行,但是得加钱。对此,张女士认为商家构成欺诈,诉至法院。诉讼中,涉案公司未经清算注销,法院追加其一人股东梁某作为被告参加诉讼。
抹零是为了省去找兑零钱的麻烦,商家也可让利于顾客以示优惠。如今,交易依赖机器计算,人们对数字不再敏感,却给了商家“反向抹零”谋小利的机会。“反向抹零”虽然涉及金额不大,甚至有很多消费者被“反向抹零”都不知道……生活中如果遇到这些坑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该如何合理合法解决呢?
为解决基层执法疑惑,进一步规范价格执法行为,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于2020年6月制发《关于责令退还多收价款程序有关问题的解答》,针对当前执法实践中两种“告知方式”进行了阐述。上海市采取“第一种告知方式”,结合现阶段基层执法过程中常见的业务咨询,现就相关实务性操作介绍如下:责令退款的法律依据。
来源:浙江新闻 消费者在结账时,商家抹个零头,凑个整方便付款,是再常见不过的操作了。然而没想到的是,有些商家却“反向抹零”,不但没有“四舍”,反倒选择“五入”,让消费者“堵心”。近日,嘉兴市平湖市场监管局查办多起“反向抹零”案件,向不法商家亮剑。
原标题:大胆对消费潜规则说“不”!他被多收6元 诉至法院维权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林志安 实习生 李媛媛 通讯员 傅泽伟当你外出到餐厅就餐,结账时却发现多出了几元钱餐具费、自助餐费等,而你却不曾使用过时,你会怎么做呢?王某选择较真,和商家协商不成后诉至法院,最终维护了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