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中的农历十月初一,是进入寒冬的第一天,古时候有“授衣、开炉、祭祀”的习俗,提醒大家冬天要来了。人世间秋去冬来,另一个空间亦或寒风凛冽,寒衣节给亲友们送冬衣的习俗,也延续到祖先、亡人一并“送”去过冬的寒衣,同时进行祭扫烧献,纪念亲人。
导读:寒衣节将至,俗语“寒衣立冬后,必定是灾年”,来年是丰收年吗?阴历九月还有两天就结束了,最近大家讨论最多的是有关寒衣节的话题,对于什么是寒衣节,可能还有的小伙伴不是很清楚,我们今天就来简单分享一下。
新华社天津11月7日电(记者 周润健)这几天,细心的公众在翻看日历时会发现,公历11月与农历十月的日期完美重合:公历11月1日这天是农历十月初一,公历11月30日这天是农历十月三十。这是怎么回事呢?听听天文科普专家怎么说。
这几年因为影视作品和汉服运动影响,“上元安康”已经成为常用的元宵节祝福语,也让大众重新想起了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而七月十五中元鬼节,虽然至今未列入法定节假日,但在民间一直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想必大部分人也不陌生。
时间铿锵向前,四季循环往复,转眼间农历十一月将至。细心的公众在翻看日历时往往会发现,公历12月1日的下方有的对应出现“十一月”,有的对应出现“冬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听听民俗专家怎么说。历史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农历十一月通称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