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江南大学获悉,该校胥传来教授团队研制出一种手性颗粒,有望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相关研究成果11月10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的子刊《自然·衰老》上。手性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属性,是指一个物体不能与其镜像完全重合,正如人的左右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岳阳 王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1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港院区成功为78岁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屈阿婆实施了“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术后一周,屈阿婆已能认出家人。手术正在进行中。
人民网悉尼4月3日电 据澳大利亚九号新闻台报道,澳大利亚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挑战了阿尔茨海默病的传统疗法。相关研究人员称,靶向清除淀粉样斑块并不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必要条件,通过使用超声波技术也能使患者产生长期认知变化。
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进程,阿尔兹海默病的创新治疗方案备受关注。记者最新了解到,又有好消息传来,用于治疗成人早期症状性阿尔茨海默病Kisunla亮相,最大的亮点是有证据支持在清除淀粉样蛋白斑块后可停药的疗法,这可以降低治疗成本并减少输液次数。
【康复科】2023年9月下旬,患者裴女士因反应迟钝伴近记忆力减退5年余,加重2月就诊我院,诊断为阿尔兹海默症。在我院高压氧治疗60余次。症状明显好转,患者的记忆力、生活能力明显改善,解决了焦虑,增强了信心。特送锦旗表示感谢。
12月18日,礼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国内正式获批,用于治疗成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引起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轻度痴呆。据了解,礼来研发的这款多奈单抗注射液“记能达”是“唯一一款有证据支持,在清除淀粉样蛋白斑块后可停药的靶向淀粉样蛋白的疗法”。
刘大娘今年68岁,最近一段时间总是丢三落四的,出门忘带钥匙、忘记锁门,或是做菜的时候忘放调味料、放2次等等,正常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察觉情况不对的家人带着她去了医院检查,经过CT、头颈部血管彩超以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等一系列的检查结果显示为“阿尔兹海默症”。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俗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通常隐匿起病,缓慢进展,是导致痴呆(认知症)最主要疾病,大约60%以上的痴呆是由此病引起。本病好发于老年人,但也有成年、甚至青年发病的患者。
【来源:秦楚网】今年75岁的罗大爷患阿尔兹海默病3年了不仅记忆力严重减退脾气越来越差而且晚上无法入眠……近日,十堰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2病区/显微骨科团队通过超显微手术成功帮他“重拾记忆”75岁大爷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生活陷入困境今年75岁的罗大爷,3年前被确诊罹患阿尔茨海默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12月18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礼来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LLY)的记能达®(多奈单抗注射液)用于治疗成人因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轻度痴呆。
·第一项研究使用CRISPR技术,把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APP基因末端剪掉一小部分,发现β-淀粉样斑块和相关炎症标志物的数量减少,还看到了神经保护APP的增加,最重要的是,小鼠的行为和神经系统功能缺陷得到了纠正。
近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主任丁小珩团队在青岛大学医疗集团成员医院——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成功实施烟台市首例阿尔兹海默病脑淋巴引流手术。经过一个多月的术后观察,患者的认知能力、情感情绪、记忆运算能力均得到了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