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3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皮影戏于2011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是一种以皮制或纸制的彩色影偶形象,伴随音乐和演唱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
【来源:各界新闻网】皮影艺人表演皮影戏受访者供图□ 实习记者 杨小妹 记者 赵婧“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皮影戏又称灯影戏,始于汉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用兽皮雕刻影人,借光投影幕布表演的一种戏曲形式。
蔡正祥(右)指导喜爱皮影戏的孩子操作皮影人桐柏皮影戏起源于南宋时期。当时为阻遏金兵南下,岳飞率军驻扎桐柏,不少皮影艺人因仰慕岳飞随岳家军来到桐柏,从此落脚。桐柏皮影戏因具有浓郁的地方乡土人文气息,至今在当地及湖北随州市北部流行,2011年被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源自汉朝皇室珍,风流华夏美名闻。秦腔说唱千秋事,锣鼓喧天百万军。牵傀儡,唱词纷,艺人皮影舞成真。素帘幕布妆台戏,栩栩如生娱万民。”皮影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起源于汉代,兴于唐,盛于宋,南宋时传到江南,上海人称之为“皮囝头戏”“影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AW23中国国际时装周近日在北京举办,3月24日至31日,在“风华与共”的主题下,劲霸男装继1月米兰时装周携非遗水族马尾绣走向世界后,这次又携手非遗华县皮影戏,在751-DPARK举办新品秀和快闪活动。
6月10日,“光影有声——走进皮影的世界”展览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将展至8月20日结束。近年来,通过数字技术等方式,以皮影戏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不断实现活态传承。辽宁皮影戏做为中国皮影戏的子项目于2011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
世界戏剧日 - 皮影戏:光影映射世界每年的3月27日为世界戏剧日,今年让我们一起感受皮影戏的魅力。中国皮影戏是一种戏剧形式,由彩色剪影人物伴随着音乐在背光幕布上表演传统戏剧。中国皮影戏历史悠久,比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电影早1200年,比莎士比亚戏剧早1800年。
来源:【定陶融媒】菏泽的定陶皮影起源于清朝末期张湾镇后冯村,至今约有200年历史,在山东皮影艺术中可谓独树一帜。2008年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名录。如今,定陶皮影第七代传承人冯克献,用40余年的光影生涯,诠释着皮影人的使命与初心。
近日,一段演绎美国流行音乐明星迈克尔·杰克逊经典舞步的皮影戏视频在网络走红。视频中,伴随着动感的音乐,迈克尔·杰克逊形象的皮影人物在几位艺人的操作下跳着经典的太空步和机械舞。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视频中的艺人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传承人薛宏权和他的两个徒弟。
活动招募“未”爱同行,共护明天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追溯至汉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皮影戏是一种以皮质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2011年11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六届会议审议并批准中国皮影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海宁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展出的纸影《五福寿为先》。展出的河北唐山皮影。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表演故事的中国民间戏剧形式。中国皮影戏历史悠久,其记载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其流传范围广泛,在不断的发展中衍生出各具特色的众多流派,甚至远传海外。
石 畅“一口诉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一方幕布、一盏明灯,随着器乐声起,造型各异、情态多样的皮影形象上下跳跃、左右腾挪……在漫长的岁月里,皮影戏一直是深受中国老百姓喜爱的娱乐节目之一。中外游客在体验皮影表演。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艺术形式,流行范围广泛,在松江也很受欢迎,被称为“皮囡头戏”。松江皮影戏继承了江南的皮影制作风格,轻雕镂而重彩绘,作为一门综合了音乐、美术、文学等多种形式的表演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诸多观众。
平江皮影戏。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吴公然 通讯员 梁瑞海 陈众喜 平江报道2月8日(正月十一)下午2时30分,平江县天岳广场,气温已降至冰点。随着阵阵急促的唢呐锣鼓声响起,偌大的广场上瞬间出现一个“热点”,吸引周边百姓冒着严寒涌进广场观看——平江皮影戏专场正式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