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与基本国情,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中国新型民族关系进行深邃思考,创造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赋予党的治国方略在民族工作领域新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同时强调“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强调“我们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是好的、管用的”,宣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鄂温克旗教育局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全旗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走深走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持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嘉峪关:增强文化认同 共筑精神家园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颖民族团结主题的手抄报、色彩鲜艳的绘画作品,每间教室都开辟有民族团结主题展示区,用黑板报等形式展示民族团结一家亲等内容……在嘉峪关市实验小学,随处可以感受到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汇交融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国作为大一统的多元民族国家,大一统的国情决定了各族人民在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