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作家希行。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慧芳 杨艳 肖帅 摄影 徐士洁 长沙报道传统文化,是网络文学的壁垒吗?不少人持肯定态度,但网络作家希行在3月2日举行的网络文学创作论坛上却提出:“也会是吸引力。”她认为,网络文学将会是新一代全球年轻人在接受一种文化信息时的重要媒介之一。
1月23日晚,一场文学直播火爆出圈。《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作家梁晓声、蔡崇达做客某短视频平台直播间,与主播共话与文学和《人民文学》杂志的情缘和故事。短短两小时的直播,累计观看超895万人次,直播间同时挂出《人民文学》2024年全年12册订阅链接,开播15分钟即售出2000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曹竹青 摄影 张中12月6日,第四届青未了散文奖暨青未了金融散文奖颁奖典礼在济南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大咖会聚于此,他们因文学结缘,因青未了散文奖相遇。大众报业集团编委、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总编辑廖鲁川致欢迎辞。
【来源:光明网】作者:叶祝弟,(《探索与争鸣》杂志编审、上海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如何看待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现状和发展态势?在我看来,一方面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新媒介技术的充分介入已经深刻地影响到文学生产、传播和评价全流程,文学观察增加了新媒介这个重要维度。
对话嘉宾:张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大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毅 (天津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持人:王雪瑛(《文汇报》高级编辑)【导言】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新的文艺类型,拓宽了文学发展空间和传播途径,带来文学观念、文艺实践与艺术审美的变化。
作者:杨毅今天,文学不仅不再局限于纯文学,也不再是静态的客体对象或文本结构,而是媒介融合时代的动态事件,甚至有着比以往更加丰富包容的形态。过度泛滥的短视频会让文学的传播局限于碎片化的方式,并有可能曲解作家作品的原意,也不利于培养受众的专注度和对问题的深度思考,这个是需要警惕的。
新华社香港5月27日电(记者黄茜恬)香港文学馆27日在湾仔茂萝街7号举行开馆仪式。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期待香港文学馆成为促进文学传承和发展、加强文学创作和互动的一个重要平台。当日,香港文学馆的开馆展“万物有文 文里寻花”揭幕。
前几天,著名作家余华、苏童与《收获》主编程永新在董宇辉的直播间展开了一场热烈的文学对谈。直播2个多小时,2024年全年订阅销量达到6.3万套,《收获2024长篇小说》季刊售出1.2万套,总成交金额超过1240万元。
2023上海书展今天开幕,作为书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历经三年停滞后重启的上海国际文学周备受瞩目。昨晚,第十届上海国际文学周举行主论坛暨开幕式,主论坛围绕“叙事共同体”展开,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吴俊教授和作家、翻译家黄昱宁担任主持。
来源:中新社中新社香港5月27日电(记者 刘大炜)由香港作家联会倡议成立的香港文学馆27日在港开馆。主办方表示,香港文学馆将通过馆藏、文献研究、青少年文学推广等渠道,向公众介绍香港文学的发展。“香港一直是中外文化交汇的桥梁,拥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从而孕育出与众不同的香港文学。
历经香港作家联会二十年的奔走呼吁,在香港特区政府大力支持下,位于湾仔的首间香港文学馆于5月27日正式开馆。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中联办副主任卢新宁、香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香港赛马会副主席廖长江、市区重建局行政总监韦志成等各界嘉宾齐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