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月前接诊一个孩子,是个男孩,8岁了,家长说在医院量的是120,自己在家量的是118,虽然差2厘米,但是118已经是矮小症水平了,如果是矮小症,要考虑这个孩子有没有骨龄偏小,有没有生长激素缺乏,有没有宫内发育迟缓出生就在45以下等等,可能要做的检查比较多。
前几天,和朋友们一起带着孩子去春游,看到几个孩子站在一起,个头却相差那么大时,我们不禁十分惊讶。相同年龄段的孩子,个子有的居然能相差1头,其中一个宝妈很着急地说:“就属我家儿子最低,我和他爸个头不算矮,可这孩子就是不见长,初中了还不到1米7,你说愁人不愁人。”
说实话,我小时候,也就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农村别说是孩子了,就是大人也几乎没有人知道陈景润或者华罗庚。一帮子泥腿子也照样公平公正的,把老百姓诸如分地、卖东西、丈量各种东西的长度不偏不倚不吹不黑的完全搞定。那个时候,别说是现在的尺度仪了,就是钢卷尺也没有。
在孩子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家长可能会听说一些关于身高的概念和说法,并由此产生担忧和疑惑。身材矮小通常是指在相似的环境下,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身高的第3百分位线,也就是说,如果将100名儿童按身高从高到低排队,排在最后3名的孩子才属于“身材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