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这是毛主席在渡江战役之后写的诗,而渡江战役之前三大战役可谓是关键中的关键,更是有着攻坚看辽沈 战术看淮海 战略看平津的说法,其中辽沈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第一场战役,其主要意义就是战后解放了东北全境,所以这可以说是东北的最后一战。
昨天和大家聊了下,廖耀湘西进兵团撤到营口后的几种可能,最好的结局就是以营口为基地,北上沟帮子,然后向西进攻,要么直接进攻锦州东面的紫荆山,那里是段苏权8纵的阵地,要么撇开锦州,直接穿插到塔山防线的后方,寻求和总预备队1纵的决战。
来源:中国军网黑山阻击战中的101高地遗址,位于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镇安乡下湾子村。遗址南北长580米、东西宽450米,东侧为开阔平原、西坡与丘陵相连,海拔101米,是黑山县城东的制高点,可瞰制胡家窝棚到县城的公路。
解放战争初期,翻看我军的部队番号能发现一个很神奇的现象:西北、东北两个不同的战场竟都有一支359旅。不过,这两个359旅的发展却有很大,西北的359旅打得很出色,一直是野战军重视的主力。可东北的359旅遭到过东总的严厉批评。
文/编辑:火花前言俗话说,“铁打的硬汉,也有碰钉子的时候。”廖耀湘,这位抗战时期的名将,曾是战场上的“猛虎”,一腔热血为国而战。时代的风云变幻,致使他的一生踏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年少成名,战功赫赫的他,却在解放战争中成为阶下囚,从骄傲的将军变成了囚徒,再到后来思想彻底转变。
关于塔山战役的经过,得益于物联网的传播,很多人觉得塔山战役凶险万分,国民党军的进攻部队非常勇猛,我军丢失塔山的风险很高,其中《大决战》三部曲加重了这一部分刻板印象,但事实上从整个战役过程来说,国民党军打下塔山绝对是奇迹中的奇迹,打不下来是非常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