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上海特色乡村建设应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深入构建基础设施完善、乡村风貌宜人、公共服务健全、基层治理有序、农民生活富裕的发展格局,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_今日上海_上海要闻】记者 顾杰上海不仅有现代都市文化,也有底蕴悠久的乡村文化。众多遍布郊区的村镇历史人文资源,是地区文化根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价值。在传统文化越来越热的当下,如何挖掘利用好上海丰富的村镇文化资源?
【来源:上海三农】共赏魅力沪郊新画卷,共享海派乡村新生活。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联合多个涉农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及经营主体,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合作推出《海派乡村新图景》系列融媒专题报道。新春正月,餐桌飘香。海派农家菜,在都市与田园的和谐交融中,成为新年上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观赏萤火虫翩翩起舞,乘坐皮划艇畅游水乡,品一碗土灶菜饭,捧一杯稻香咖啡……或许,每个都市人心中,都藏着一个田园牧歌的乡村梦。上海乡村,就是紧邻都市的“诗与远方”。它是繁华摩登背后的另一张“上海名片”——占全市面积60%以上的郊野乡村地区,展现超大城市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中新网上海2月10日电 题:上海乡村“留量”密码:特大型城市的乡村如何展开农业现代化的田园新叙事?作者 李佳佳 谢梦圆冬日的上海浦东,一股强冷空气过境导致气温骤降,而位于曹路镇群乐村的有风小院内却温暖如春。
近来,位于奉贤区庄行镇长堤村穗轮418号的“響”,成了全村关注的焦点。这是一栋典型的上海农村老宅,朝南是两楼两底的楼房,中间隔出露天小院,廊道连接着北侧平房,本地人称其为“小屋”,在整体改造前,已坍塌多年。
界面新闻记者 | 刘素楠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华亭镇北新村坐落于上海市嘉定区最北端,与江苏太仓只隔着一条浏河,以农业产业为主。2009年,王蓓倩和丈夫在上海郊区寻找理想的土地时,一眼看中了徐星路附近的30亩土地,“保持得特别原生态,没有一条高压线”。
听说过“魔都亚马逊”吗?在淀山湖畔、青浦区金泽镇,有这样一个原生态小村。水系纵横,周边环绕着成片茂密的森林。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都停着船。行走在村里,随时可能遇到被挖断的道路和正在施工的桩机,不得不绕行。
规划师到来之前,纯新村党总支书记夏耀明无论如何想不到,这个1.47平方公里、住着1000多口人的小村庄,会是“横波”风貌的典型代表。“横波”,一个充满意蕴的词。通俗解释,就是从鸟瞰的视角,一个村庄发达的水系河流看上去就像由西向东的波浪一样。这种美感,身在其中反而是感受不到的。
春节将至,上海乡村已经为游客备好了“新玩法”。1月25日上午10点半,在位于嘉定区华亭镇的乡悦华亭鱼塘,120多位装备齐全的男士正在各自占据的“地盘”等待上鱼。“改造后不到1个月就来了2000多人,光练竿塘门票收入就超过了30万元,还有不少高手来体验价格更高但玩法更刺激的定制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