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不是一块牌子,而是一条创新发展的路子。”在3月2日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磊表示,将巩固现有的全域旅游创建成果,对已获评的示范区实施动态管理,定期发布“山东省全域旅游市场感知度指数”,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成效从“政府认定”转向“市场认可”。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之大者”,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2月13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生态环境厅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省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情况。新黄河记者从会上获悉,山东省打造了一批先进示范典型,引领带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记者 程凌润11月27日,“生态山东 冬日休闲”生态旅游体验季暨“乡村好时节 鲁渝共此时”推广活动在烟台举办,现场公布了2023年山东省生态旅游区名单,济南市南部山区九如山瀑布群旅游区入选,成为济南市唯一荣获“山东省生态旅游区”称号的单位。
12月17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三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临沂市蒙阴县、费县成功获评。近年来,临沂市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来谋划和打造,强化全域统筹,创新产品业态,完善基础设施,全域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大众网记者 王爽爱 济宁报道10月29日,大众网记者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关于2023年山东省生态旅游区名单的公示》了解到,20家单位达到省级生态旅游区标准要求,拟确定为山东省生态旅游区并予公示。公示期截至11月2日。其中,济宁一地榜上有名。
今天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负责同志等解读《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 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的行动方案(2024-2027年)》。据介绍,山东是文化大省、工业大省、农业大省,旅游跨界融合具备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了第二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工作。在各市初审验收的基础上,综合专家评审、现场检查结果,并经公示,决定将日照市东港区等10家单位认定为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中新网济南12月13日电 (李明芮)记者13日从山东省人民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山东全力推进国家级及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已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2个、数量位列全国第五,命名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46个。
4月29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7年开始,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了7个批次,我省共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1个,数量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4月29日,山东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侯翠荣介绍,2017年开始,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了7个批次,我省共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1个,数量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副省长周立伟等解读近日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请问,山东围绕持续提升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记者从3月22日在兰陵县召开的全省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工作会上获悉,山东启动实施文旅资源开发领域“三大行动”,即“旅游区提质焕新行动”“乡村休闲度假转型行动”“旅游业态融合重塑行动”。近年来,我省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取得积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