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8月23日,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与俄罗斯的边境线上出现了一条长达600公里的人链,工厂停工,学生停学,200万人手牵手,跨越三国领土,史称波罗的海之路。或许你会问,这是在弄啥呢?苏联解体在即,闹独立而已。
俄罗斯周边最近不太平,先是中亚的小弟纷纷选择远离,其次与俄罗斯接壤的波罗斯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都是北约成员国。2004年3月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以及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七国,成为北约组织的正式成员国。
苏联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巅峰时代,东斯拉夫人第一次或许也是唯一一次问鼎世界,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二的霸主。那时候苏联的科技、军事、综合国力,完全不输老美,其影响力也足以和老美抗衡。除了在华约拥有一帮小弟外,他们在海外还有30多个军事基地。
但是问题来了,波罗的海三国离莫斯科也近,当年加入北约的时候,俄罗斯咋就不敲打它们?从地理位置来看,乌克兰从边界算起离莫斯科最近处只有400多公里,波罗的海三国边界最近处离莫斯科600多公里,从现代军事角度,这200多公里差距不大,都可以直抵俄罗斯的要害。
参考消息网3月14日报道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3月12日发表了尼古拉斯·菲奥伦扎的题为《北约提高波罗的海国家的威慑和防御能力》的报道。两年前,兰德公司的一份报告发现俄罗斯可以在不到三天的时间里迅速占领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