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兹值国民党改组,同志决心从事攻心之奋斗,亟需三民主义之奥义、五权宪法之要旨,为宣传之资。这百年之内,人口增加许多的原故,是由科学昌明,医学发达,卫生的设备,一年比一年完全,所以减少死亡,增加生育。
会后的3、4月和8月间,孙中山几乎每个星期的休息日都要从珠江南岸的广东士敏土厂大元帅府出发,前往珠江北岸的广州文明路广东高师礼堂演讲三民主义。在演讲三民主义过程,一件关于孙中山“节俭闹革命”的故事,在革命同志间很快传开了。
这时在孙中山的思想中,法国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法意》、美国亨利.乔治的《进步与贫困》、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以及中国孔子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太平天国的“几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口号,都是他创立政治学说的精神养料。
我感觉三民主义是有缺失的,那就是“民智主义”,康梁的改革派在清末就曾提出广开民智这一理论,但革命党人并没有重视,最后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但最后也导致了袁世凯复辟帝制、张勋复辟满清,北洋军阀假革命之名,以行专制之实。
中国的革命者将他们对于社会应该通过革命来实现根本改变的理想,寄托于连他们都难以理解清楚的西方共和政体上,认为这个政体要比满清朝廷所代表的中国帝制更适合中国人的未来需要,因此,不惜一切代价推翻满清对中国的统治,就是同盟会这一松散组织的革命任务,而对于推翻满清后,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共和国才是合适的,没有哪个革命者能够给出清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