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20日讯(记者 黄煌)一年一度万众瞩目的高考将至,“小镇做题家”的话题 再次引发外界关注。近日,教育社会学学者谢爱磊新书《小镇做题家:出身、心态与象牙塔》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小镇做题家”一词自疫情前后开始流行,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
新重庆-重庆日报 郑渝川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华所著的《县中:中国县域教育田野透视》(当代中国出版社与重庆出版社联合出版)一书,强调了县中是近几十年来一直到今天县域高考竞争的最佳层级,它能够比较好地满足县域内学生家庭低成本参与高考竞争的需求。
2022年,诞生于豆瓣小组的词语“小镇做题家”引爆网络讨论。今年5月初,教育社会学学者谢爱磊出版了新著《小镇做题家:出身、心态与象牙塔》。他通过对高校农村籍学子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全面分析了这一群体的家庭背景、学业表现、社会适应与就业出路等问题。
《小镇做题家:出身、心态与象牙塔》一书推出后,就获得俞敏洪、刘云杉、许知远、严飞诚挚推荐。这本书从2013年开始历时6年对四所国内“双一流”大学近2000名本科学生进行了4轮调查问卷及访谈。其中28%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忍受着生存心态和环境之间的错配。
我刚毕业就去了深圳,成了一家大厂的IT工程师。一年后,我已经是项目经理最得力的码农。暑假快到,周晓枫给我打电话,“吴一荻,你们公司招实习生吗?”还差一年毕业的周晓枫估计老早就决定了要来深圳找工作。“招啊。”“帮个忙呗,咱这专业挺对口的。
前往江城的高铁上,穿着朴素的秦风靠在座椅上,昏昏欲沉。秦风出生于普通的家庭,和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没有任何区别,努力读书十几年就为了考个大学改变命运,让父母不再辛苦,过上好日子。这种人,网络上有个雅称:小镇作题家。今天是秦风大一新生报到的日子。
小镇做题家指的是出生于小城镇,通过努力读书做题,参加考试来取得不错成绩,实现自己的理想的一群人。顾名思义,小镇做题家是指在十八线小城市的,通过刷题,挑灯夜读的努力行为在高考,考研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试中杀出重围,终于进到了较好的大学的孩子。
近两年在国内,“小镇做题家”“985废物”等词汇在网络热传,成为一些高校学生自嘲的标签。这些学生往往出身小城镇,他们埋头苦读、擅长应试,因此考入顶级高校,但又缺乏一定的视野和资源,也因此在学业和工作上受到一定阻碍。
小镇做题家特指那些出身小城,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高考考得一个还不错的成绩,去了一个还不错的大学,但是到了大学,一切都不一样了,只会做题的小镇人士很难去融入这样的生活,只会做题,不懂交际,没有自己真正擅长的东西,之后很多人变得浑浑噩噩,不思进取,无力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