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偶然遇一片枞树林,于是决定上山一探,不料竟然发现了一大片菌子,我们叫的“枞毛粑”,你们那儿喊的什么呢?“枞毛粑”顶部粘了不少枞毛,轻手轻脚的将枞毛清理干净(太难清理啦),用温水清洗能更快的清理干净。一般大朵的我都不捡,里面有“高蛋白”[大笑][大笑]!
又到了吃野生菌的季节,对于很多吃货来说更是有爱又怕,因为就算可以食用的野生菌加工不好,也是会中毒的,轻则出现幻觉,重则住院治疗,那么既要满足吃的痛快,又要规避中毒,野生菌究竟要怎么做,怎么吃才安全,下面将为你一一列举。
刘群华老家的枞菌,多是在秋天长出来的。记得小时候,山上的松树长得耸入云霄,落下的松针覆盖了青苔。到了9月,松针下就生了一丛丛的枞菌。枞菌一杆顶伞,肉色浅黄,亦有浅红和淡蓝的,小小的菌衣上,有一圈又一圈细细的纹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然作为地道的农村人,房子四周都是小山,小山上当然有很多的野味!每年的三月份和九月份就是它的生长期,由于人工无法种植加上味道特别鲜美,营养价值又高,所以价格也比较贵,网上都卖到上百一斤了!
秋意浓,菌菇香。菌菇是个宝,烹饪少不了。今天的厨房里有着各种各样的菌菇。除了平时常见的平菇、草菇、香菇、口蘑、茶树菇、杏鲍菇、金针菇、白玉菇,还有一些平时不常见的菌菇。饭团们知不知道菌菇应该如何烹饪呢?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位饭团。
幼时胆子小,父母也管得严,我从不敢去河边玩耍,更多只能在寨子附近的山坡上捡菌子。最好捡的是茅草菌。春雨沐浴或秋雨漫灌之后,茅草丛中或杂草堆边就会冒出很多小伞。它们的面是灰色的,面以下和伞柄则是雪白的,一窝窝地长在一块儿,很“团结”。
还记得小时候常吃的野味儿吗?上山捡野生菌、打野果子、挖野菜;下河抓螃蟹...一起看看,都吃过哪些?▼▼▼在小编老家有一种说法,叫“下太阳雨后山坡上要长菌”,就是下雨的时候不是阴云密布,而是阳光普照,太阳雨之后小伙伴们就约起上山坡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