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呐是水底探测领域的重要装备,而水听器则是帮助被动声呐捕捉海洋之音的“耳朵”,在水下探测、识别、通信,以及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资源的开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属于高精尖产品,约占声呐系统成本的15%-20%。
来源:【黑龙江日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增量器作用。黑龙江科技资源丰富、创新底蕴深厚,建议充分发挥海洋信息领域教育、科技和人才的特色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海洋信息技术创新高地。”省人大代表殷敬伟表示,海洋信息技术是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基石。
如何推进海洋科技建设、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陈力拿出一份提案。2023年8月16日,广东阳江,2023年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闸坡国家级中心渔港内的900多艘渔船鱼贯而出,奔赴远洋,开启新一轮耕海牧渔作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释放重要信号:“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海洋与科技结合,是提升我国海洋经济实力、实现海洋强国的关键路径。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呈现有机融合、系统创新的发展态势,深度融入经济社会民生各领域、全过程,也为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原标题:在蔚蓝的大海上,编织一张“未来之网”在日前召开的2025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市科技局介绍的产业赛道布局“着力点”中,卫星互联网赛道被着重强调。会议透露,今年,青岛要强力实施“星海互联”这一省科技示范工程,导入中国星网等资源,加快低轨卫星产业集成创新。
3月24日,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国海洋学会、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联合主办的“海洋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研讨暨《海洋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年会”在热带海洋学院召开。副校长王道儒在开幕式上致辞,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主任林明森、学校副校长王文俊作主旨报告。
对于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设置‘海洋经济管理’学科与专业的建议”,教育部表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拟于2020年启动新一轮学科目录调整设置工作,构建更加科学规范、灵活高效、适应需求、有利于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届时会将相关建议提交专家进行研究论证。
事实上,2019年3月份,哈尔滨工业大学就已经有机器人工程、智能车辆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海洋技术等6个新工科专业获批.至此,哈工大新工科专业已有9个,具有“工大优势、威海特色”的新工科专业布局初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