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那些常出去应酬喝酒的人来说,“醒酒糖、解酒药”在圈子里非常流行,甚至是随身携带的救命稻草。但世上真的有“吃2粒酒场不惧”、“酒后10分钟化酒为水”的药物吗?解酒药到底靠不靠谱?酒精在身体内经历了什么?酒精进入消化道以后,约10%会在胃被代谢掉,剩余的90%很快进入血液。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等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晚协科学编辑记者分会、上海科技传播学会等的支持。
中国人的亲朋团聚总有一个少不了的元素那就是喝酒喝酒DRINK是中国人表达情感、增进友谊、享受生活的朴素方式。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的“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无一不借酒彰显洒脱和豪迈。
炎炎夏日,喊上三五好友,撸撸串、聚聚餐,少不了还得喝喝酒。小饮酌情,大饮伤身,当你在宿醉的各种不适中醒来时,就会看到亲朋好友关心的眼神,和关切的询问。喝酒的时候有多爽,醒酒的时候就有多难受。不过,不用担心,山东省中医院的养生方剂——醒酒饮,让你摆脱宿醉苦恼。
4月12日上午,全国媒体滨州行走进山东海瓷集团,实地了解海瓷艺术品的诞生过程,领略海洋文化与瓷器艺术相结合的魅力。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了能共振发声的瓷器,可起到活化水的小分子水具及“给我十分钟,还您十年陈”的醒酒器。
点开电商平台,解酒药冲上热销排行榜,页面醒目位置写着:“解酒防宿醉”、“酒场利器”、“应酬好帮手”,仿佛在郑重承诺:喝酒前几颗下肚,立马快速解酒,还能提升喝酒战斗力,关键对身体没伤害,堪比喝酒人的“护身神器”。
喝可乐不能解酒,甚至于可乐配酒比单独喝酒更伤身体,因为可乐这一类碳酸饮料里的气体二氧化碳不仅会撑大胃的容积,还会加快酒精从胃部进入小肠的速度,而小肠比胃对酒精的吸收能力要强得多,吸收速度过快会使人体无法承受酒精带来的强烈刺激,不仅没有解酒作用,反而伤身!
#头条深一度#文 | 吾观健康编辑 | 吾观健康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