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月3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彭慧云 朱文青)“孩子无缘无故出现眨眼、点头、扮鬼脸……不要忽视这些小动作,应到医院儿科尽量排除抽动症。”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副主任医师曾津今日表示,近日临床就收治了一例典型病例。
2023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世卫组织在2019年曾联合发布数据显示:全球10至19岁青少年共12亿,其中约20%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焦虑障碍、对立违抗障碍、抑郁障碍以及抽动障碍。
眨眼、皱眉、做鬼脸……表情变换不停歇。孩子突然变成“表情帝”,还有的耸肩膀、甩胳膊、发怪声,先别责怪孩子“调皮捣蛋”,因为很有可能,是“抽动障碍”惹的祸。10月30日是“抽动障碍关爱日”。“对于儿童抽动障碍,要进行规范诊疗,才能给患儿更美好的童年。
近日,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儿科门诊接诊的患儿中,有一位8岁小男孩近1年时间,经常会挤眉、眨眼、吸鼻、噘嘴、清嗓子、摇头晃脑等不自主动作,起初并没引起家长注意,以为是孩子调皮作出这些怪相,但近日更加频繁的严重,才引起家长的重视,来到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经过检查化验测评,孩子患有抽动障碍。
“孩子总是眨眼睛,去看了眼科,医生却让去看心理科或者神经内科!”炎炎妈妈发现,六岁的炎炎,近半年来总是眨眼,滴了眼药也没有用,如果上学或爸爸妈妈吵架他就会更加严重,伴随咳嗽、吐痰。妈妈以为是过敏,后被诊断为抽动症,妈妈不解,“我家孩子也不抽,这也是抽动症?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并实时给予正确的引导。然而在此过程中,抽动症也因其复杂多变的症状而被忽视或误解。那么,抽动症有哪些信号?家长又应如何处理呢?重庆优眠医学中心专家蒙华庆来支招。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医学界的关注。本文将详细解析抽动症的定义、症状、成因、影响因素,以及治疗与日常管理指南,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一疾病。一、抽动症的定义与症状解析抽动症,全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
抽动症,是“气”出来的毛病,家庭气场不好,可能会让孩子患上很严重的病!孩子长期处于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情绪不好,肝气不舒,如果再遇到外感等因素,本来很小的毛病可能就容易往深处发展,有的是抽动症,有的是强迫症,有的是焦虑、抑郁等等。
我们注意到,一些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不由自主挤眉弄眼,清嗓,甚至发出喘气声,同时伴有奇怪的表情,他们会因此感到焦虑,沮丧,被同学嘲笑和欺负,进而影响成绩、生活、性格发展,其实他们可能患妥瑞症,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