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8月28日消息(记者韩雨晨)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示了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其中,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白滩寺村、宝坻区八门城镇欢喜庄村、宁河区七里海镇任凤庄村、蓟州区下营镇团山子村共计4个村入选。
在天南大附中下乡插队到开鲁县的70余名知青中,我的同学金启娟以生命的代价永远留在了开鲁。 我和金启娟同学是高中同班同学 ,印象中金启娟在女生当中,体型微胖,但总是以笑脸待人。金启娟是在1969年5月份,我校第一批赴开鲁下乡知青,分配在明仁公社丰收大队。
公元1972年4月28日下午2点50分,人民饭店(大食堂饭店)和回民饭店发生火灾。烧毁瓦房34间,平房11间,大批判专栏2个。此次火灾给开鲁县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灭火后原来的饭店遗址一片残垣断壁,令人痛心。
在生产队知青小组经过多次选调,我好几次均名落孙山,情绪也受到影响。正好开鲁县公路建设如火如荼,在公路沿线新建养路道班,需抽调农民代表工,即户口,粮食关系不变,由国家按天补助每天七毛,粮票半斤,生产队记工分,一般有家业的青年不愿去。生产队长找到我,问我愿意去吗?
自从下乡以后,从第二年开始我们知青集体户就下来好几次招工选调机会,因为我的年龄最大,大家几次都推举我并上报推荐意见,但最后都是不了了之,问大队原因,大队书记回答:“这次不要戴眼镜的”。因此有好几次名额就被我浪费掉了,我自己也觉得很对不起大家。
(本文为今日头条原创首发内容,七十二小时内请勿转载!)马吉爱女士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到内蒙古下乡插队时嫁给了当地农民,至今她还生活在第二故乡巴彦淖尔地区的五原县,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留守知青。去年国庆节过后,当年一起下乡的同学们专程去五原县看望了马吉爱。
她曾担任天津市委书记,17岁下乡工作,能力出众,后来到中央任职1970年代初,天津郊区的司家庄村。17岁的邢燕子站在村口,目光坚定。她放弃了城市的舒适生活,毅然决定扎根农村。这个看似简单的决定,却为她日后成为天津市委书记埋下了伏笔。
铭记岁月,青春无悔 —— 56年前上山下乡内蒙行纪实 ‘对于经历过1968年上山下乡运动的人来说,那段岁月无疑是一段难忘的记忆。今天,我们跟随一位老知青——开心老佩奇的脚步,回到56年前,重温那段从天津东站出发,前往内蒙哲里木盟插队落户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