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称属“参“类型品种多,可分为:大多参类归属于补气益脏功能类,有些参类归属于滋阴凉血类,更有少许归属于清热散结类等,所以“参“在补益性等因素上归上、中、下三品,即补益类、滋阴类、清热类三类型,需分别辨证使用。大体主要有:人参 洋参 红参高利参 党参 太子参 沙参 明党参 丹参 玄参苦参 等。
古有五参五色配五脏,《本草纲目》所载:“人参入脾曰黄参,沙参入肺曰白参,玄参入肾曰黑参,牡蒙入肝曰紫参,丹参入心曰赤参”,加之产自海外的西洋参,组成了“参参大家庭”,但参与参之间的性味、归经却有所差异,具体功效与主治各有不同,需互相鉴别,不可混淆。
听说人参是滋补佳品,但又听说“参”有很多种类,它们会有什么区别呢?一起来看。到了乾隆年间,西洋参在《本草从新》中的功效记载比较详细:“苦,寒,微甘。味厚气薄。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相宜。”